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赣州会昌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

发稿时间:2020-01-23 13:1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南昌1月23日电 冬日里,站在赣州市会昌县山顶眺望,阳光下远远近近的山峰层林尽染。这是会昌县多年来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保护和修复,有序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给市民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

  复绿添绿,生态“伤疤”愈来愈小

  “山体裸露、污水横流,郁郁葱葱的青山变得千疮百孔,矿山开采产生的大量煤矸石、废渣堆积,极易造成地质灾害。”回想起多年前的矿山区,会昌县小密乡小密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廖惠生说,以前每遇大雨,都要组织人员去矿山区看一看,就怕矿区弃土被水流冲蚀,诱发泥石流。

  小密村的废弃矿山距离乡镇集市仅1公里,废弃矿山周围共有8个村小组约1250人。该矿山有数条河流流经,赣龙铁路、323国道和赣龙复线铁路横贯东西,且下方有不少良田。但该矿山由于无序开采引发地质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周围群众的生活并威胁赣龙铁路的运行。

  对此,会昌县结合赣南地区废弃矿山治理经验,制定了“治山+还林”“治山+绿水”“治山+护田”三大措施,经过多年的治理,如今,废弃矿山历年来形成剥采区、废渣堆积区的植被已经恢复,废弃矿区水土流失已被有效控制,地质灾害隐患已被消除,有效地保障了赣龙铁路、323国道安全和周围居民的生活生产安全,废弃矿区及其周边河流、农田生态环境正在慢慢修复。

  保护环境,生态质量越来越高

  走进会昌县文武坝镇古坊村,花果飘香、小溪潺潺,一个生态秀美的乡村映入眼帘,整洁的农房,宽阔的马路,清洁的小河,星罗棋布的鱼塘,连片整齐的菜地、大棚,绿色生态的果园,处处焕发勃勃生机。

  “以前我们村的河道又脏又小,山也是一片荒山。”村民邹永存说道。为改变这一现状,会昌县将山上水土治理和山下古坊村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做好绿化和拓宽整治河道。古坊村里生态农庄负责人赖平珍则说:“现在环境好了,空气质量都上了一个台阶,加上便利的交通,很多外面的游客到我们这里来游玩。”

  古坊村的蜕变,离不开会昌县在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方面多动脑筋、肯下功夫。按照“山顶戴帽、山腰种果、山脚穿鞋”的立体开发模式,当地先后投入500余万元进行古坊村水保综合治理,把原本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荒山,改造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果园,一番治理下来,每年减少土壤流失1.97万吨,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的多赢。

  绿色发展,生态经济渐走渐宽

  据了解,会昌县在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生态资源,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加快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和农户合作造林、选聘护林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工程项目、有效落实生态补偿政策……这些都是利用现有生态资源,富民生金的有效措施。”会昌县林业局办公室负责人钟跃金介绍。

  据悉,会昌县在每个村都至少设置一名护林员或生态护林员,其中生态护林员都是从贫困人口中选聘,共有51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每名生态护林员每年可获得1万余元的收入。(钟琦 刘兆春 曹建林)

责任编辑:glj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