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四川通江:壮大村集体经济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发稿时间:2020-03-25 09:0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成都3月25日电(记者 李岗 通讯员 杜文龙 李燕林)近年来,四川通江县出台了涉农资金整合、实用人才培训、实体登记管理等配套政策,通过产业带动、资产盘活、资源开发、股份经营、村企共建、抱团发展等多种方式,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从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诺水河镇梓潼村新貌。通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十年种粮九年荒,斗米难换一斤盐。”这曾是通江县诺水河镇梓潼村的真实写照。“祖祖辈辈都靠肩挑背磨,年年开荒,种点包谷、土豆填肚子,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年轻人都想往外面跑。”现已62岁的梓潼村村民朱龙成对过去村子的状态记忆犹新。

  据了解,2019年初,诺水河镇梓潼村成为通江县壮大村集体经济26个示范“扶持村”之一。为此,该村党支部就提出“村企结合、入股分红、抱团发展”的思路,将村里300亩集体林地量化入股到四川裕德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终按比分红。同时,借助光雾山诺水河景区的地理优势,组建起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200多亩、中药材100多亩。

  “去年,除去成本,村集体收益5.4万元,带动周边129户村民就近就业,户均增收2.6万元。”诺水河镇梓潼村支部书记陈明均介绍,今年他们计划用财政拨付的村集体专项扶持资金100万和合作社成员筹资的100万,积极发动村民入股,新建土鸡养殖场,扩大蔬菜和中药材产业,全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红云崖村文化大院。通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通江县沙溪镇红云崖村,依托红云崖民俗项目建成醉云廊、文化大院、村史馆、民俗馆、国学馆等景点和业态,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重要组成部分。

  村里的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闫仕广不仅承包了园区的环卫保洁工作,还开了一个小卖部,同时动员家人加大了农副产品的种养殖力度,现在的收入十分可观。

  “2019年全年红云崖村旅游示范基地接待游客接近6万人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余元,带动37户158人脱贫致富。”红云崖村支部书记罗仕珍介绍。

  “彻底改善了我们老百姓的人居环境,现在我再也不用外出务工了,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我们全家的小日子那是越过越红火了。”通江县沙溪镇红云岩村村民闫仕广乐呵呵的说。

  截至目前,通江县已有470多个村组建了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培育农民种养殖大户2340余户,颁发集体经济组织证书近400份,发放《通江县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证书》23500多本。

责任编辑:glj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