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行养玲:几十年如一日的心灵陪伴 诠释精神医学真谛

发稿时间:2020-05-26 17:0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西安5月26日电(记者 徐彩侠)“每一步认认真真走,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每件事。”16岁步入医学院大门,26岁走进精神专科的世界,33岁担任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妇女心理二科主任,在与医学相伴的40年间,行养玲从一名青涩的医学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临床科主任。 

    

  行养玲正在看诊。受访者供图 

  从内科到精神科 艰难的转变 

  1981年,年仅16岁的行养玲来到人生的第一个岔路口——选报专业,因为家中四代行医,她毫无悬念地走入医学殿堂。毕业后,行养玲在一家综合医院从事内科急诊工作,4年后进入了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从内科到精神科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虽然精神科是内科一个分支,但是它太专业了。躯体性疾病的患者就诊时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症状,再结合查体,很快可以诊断;但精神科病人普遍认为自己没病,沟通交流成了首要问题。”年轻的行养玲感到非常困惑,觉得精神科的工作打破了自己对医学的想象,“与把病人从危险边缘抢救过来的那种成就感不一样,精神类疾病复发率很高,感觉永远没个头。” 

  行养玲甚至后悔来到精神科,在这样的思想摇摆中她度过了痛苦的三年,直到去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学习。行养玲回忆:“上海的半年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了不起的经历,在那里精神科医生也能够体验到角色价值。回来后,我就坚定了留下来、做下去的决心。” 

  风雨同舟 陪伴患者走过26载 

  “首先让别人认可你是个医生,其次你是个好的精神科医生,还是一个不错的心理医生。”这是行养玲对自己的要求。在临床工作中,她以自己的内科专业为起点,解决患者的紧急躯体性病症;以生物精神医学为根基,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并以笑容和温和的沟通方式引导患者、家属,形成紧密的治疗联盟。 

  精神类疾病最大的治疗难点是复发率高。一名患者1994年因疾病复发第五次来到西安市精卫中心就诊住院,不同于以往的是,这次接诊的是一位“新”医生——行养玲。行养玲回忆:我对她的用药是最简单、最传统的,关键一点是对复发因素做了分析,发现她总是停药,于是我和家属进行了沟通,告诉他们坚持服药、坚持复诊的重要性。那次出院以后,她再没住过院。 

    

  行养玲查问患者病情。行养玲供图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行养玲与这位患者及家属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联系。行养玲看着患者组建起家庭,看着患者的母亲白发苍苍仍带女儿来复诊的坚持,她说:“和病人、家属相处最重要的就是共情,要理解他们,并帮助他们从这种感觉里走出来,建立起重回社会的信心。” 

  从医几十年来,行养玲陪伴了很多类似的病人,一路走来,看着他们能够重回社会,拯救的不仅是一个人,而是整个家庭。对行养玲来说,这种岁月沉积而来的满足感丝毫不亚于抢救台上命悬一线的惊心动魄。 

  薪火相传 肩负带教责任 

  身为科室主任,行养玲不仅要做好临床工作,服务患者,还肩负着带教的责任,将成熟的临床经验和理念传递给新人,为医院培养年轻人才。 

  “教学中,我首先强调我们是合格的医生,要求大家达到全科住院医生的水平,其次才是精神科医生。”行养玲解释,“即便是精神病人,也不能只管‘脑袋’,‘脑袋’以下的身体也会有各种躯体疾病,会有各种紧急情况出现。所以一条腿走路是前进不了的,要做到能够解决病人所有的临床问题,然后再进入专科领域。” 

  行养玲对年轻医生的培养渗透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每一次诊断、每一个治疗方案都尽可能向大家传递有价值的信息。“除了基本知识、技能外,我强调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把众多临床现象过滤,形成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行养玲说道。 

  如今,出生于医生世家的行养玲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儿童时期出现的一个画面总会冒出来:“从小,我经常看着我的爷爷正在吃饭的时候,接到医院通知放下饭碗就出门。” 

  长大后,行养玲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种种辛酸,但是她从未后悔选择医学,“因为我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了,认认真真走好了每一步,用心帮助每一位患者,尽力让他们回归社会,我也从中获得了很多成就感,所以无怨无悔。”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