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山东省水科院四大举措开展饮用水安全科普

发稿时间:2024-03-14 11:1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济南314日电水源地保护科普、农村饮水安全科普、节约用水科普、文创趣味科普……自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饮用水安全科普工作室”成立以来,持续吸纳青年力量,在科普知识面、科普覆盖面和科普资源开发等方面创新发力,让爱水、护水、节水观念深入心。

  据悉,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下称“山东省水科院”)是山东省唯一一家省级水利科研与技术开发公益型机构,致力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障饮水安全的工作。20227月,院饮用水安全科普工作室被正式认定命名为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目前,工作室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已推出四大举措开展饮用水安全科普。

  水源地保护科普:从源头上护水

  水库水域面积大,风景秀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好去处,也是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的源头。但小部分环境保护意识不足的人将水库当做“水上乐园”,躲避水库管理单位巡查防护,偷入水库游泳、垂钓、嬉闹,有的甚至在周边倾倒垃圾。

  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会影响水源水质,给后续的自来水厂处理带来不小的麻烦,影响饮水安全。”山东省水科院饮用水安全科普工作室 领衔专家、研究员刘健表示,水源地对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非常重要,而水源地保护亟需要每一位社会群众的参与。

  为此,刘健专门制作了水源地保护科普视频。山东省水科院饮用水安全科普工作室也持续举办“饮用水安全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中小学师生讲解“日常喝的水从哪里来”“保护水源地,我们如何做”等主题;结合全国科普日活动,在济西国家湿地公园等水资源重点保护单位市民游客发放《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与保护科普宣传手册》,让大家理解保护水源地的重要性;定期开展全省水源地管理评估培训班,提升基层水源地管理水平

  农村饮水安全科普:让农村居民喝安全水

  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山东小部分农村地区未能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多举措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

  山东省城乡供水一体化来之不易,农村居民不再喝超标水’‘苦咸水’。”山东省水科院饮用水安全科普工作室金丽研究员表示。

  金丽是农村供水方面的专家,为了让农村居民喝上好水、安全水,她多次赴菏泽、济宁、枣庄、莱芜、日照、烟台等地区开展农村供水安全培训,向基层水管员讲解水厂运行管理技术要点,同时结合乡村振兴,向农村水利主管人员讲解城乡供水高质量发展与对策措施,为保障农村供水工程安全运行、提升饮水安全添砖加瓦。

  节约用水科普:珍惜每一滴水

  “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这些道理几乎人人都懂。”山东省水科院饮用水安全科普工作室林琳研究员表示,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在使用水资源时仍习惯性地大手大脚。

  她介绍,事实上,在当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山东省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属北方严重缺水地区之一,山东省水资源的节约行动迫在眉睫。

  在对山东省水资源禀赋的长期研究过程中,林琳深知提高全民节水意识才是保障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为此,山东省水科院饮用水安全科普工作室通过定期走进社区、进校园等方式,向市民、师生讲解“水的故事”,普及日常节水知识,通过现场实验的方式让节约用水化为日常用水的自觉。

  创新科普:让科普更接地气更有趣

  如何让饮用水安全科普更有用、有效?这是山东省水科院饮用水安全科普工作室在科普实践中经常思及的问题。

  如果仅仅是座谈、讲座,讲解PPT,那么听众很容易走神,科普效果会大打折扣。金丽研究员说。

  “我们在科普过程中会发放铅笔、橡皮、帆布包等互动小礼物发现互动效果很好,因为在学生眼中,这是知识的奖励。”。林琳研究员说。

  为了提高受众参与兴趣,增加科普人员和群众的互动,饮用水安全工作室科普工作室有针对性地原创制作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创、视频以及小程序等产品。同时,科普工作室还创新科普形式,举办科普竞赛活动,通过有奖答题吸引群众主动学习水源地保护、饮水安全和节约用水等方面的知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统计,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饮用水安全科普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先后举办各类科普活动52场次,开发原创科普资源642项,直接受益群众近10万人次,让爱水、护水、节水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张强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