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讯 为进一步推动“政校企”三方联动合作,培育乡村振兴人才,近日,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3名教师赴齐齐哈尔克东县职教中心,开展乡村振兴班新学期教学,并与企业代表交流产教融合新路径,推动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招聘会现场。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供图
2023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与齐齐哈尔依安县、克东县人民政府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焦县域“乳、豆、水、肉、菜”五大主导产业亟须人才,与黑龙江飞鹤原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和新型农民合作组织、职教中心等“政校企”三方联动合作,采用“1+1+1”三段教学模式,实施工学交替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把课程从学校开到了养殖企业、农机合作社和田间地头。
目前,2023级乡村振兴班共有学生45人,已分别进入飞鹤乳业、飞鹤牧场、北纬47、国牛股份、依安县和克东县7家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11家企业,在奶牛、肉牛养殖、食品检验、农作物种植、农业机械维护使用等生产岗位进行“学做一体化”学习实践。
据悉,本学期该校以“需求导向、实践赋能”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和实施办法,把实践教学融入乡村振兴和企业发展中,通过引入智能农机操作与维护、农业物联网技术等前沿课程,培养学生服务现代农业的创新能力。同时,实施“理论+实操+企业实训”三模块教学模式,重点提升学生解决养殖产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后,校企共同举办克东县首届乡村振兴大专班招聘会,根据学生意愿和企业需求邀请企业参会。克东腐乳集团为学生提供了产品质量检测实训、生产线管理和功能开发等岗位,指派专门人员进行“传、帮、带”。电力安装公司针对乡村电网改造需求,单独开设电工技能定向培训和实践,学生到岗位上边干边学,校企共同完成学生培养任务。
近年来,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主动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资源下沉到县域,实施“县招、校培、企用”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合、校地企三方协同,为县域经济注入智力活水,激活县域产业发展动能,为农村学子打通了学成回乡、报效家乡的通道,助力县域乡村振兴发展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提质升级。(孙广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