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讯 7月下旬,一场连续强降雨袭击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六厂油区,山洪裹挟泥石流冲击井场、漫灌站库,管线悬空、电力中断、道路损毁,生产形势骤然严峻。
然而,仅72小时,长庆油田采油六厂作业区原油产量已全线恢复至灾前水平。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抢险奇迹背后,是采油六厂未雨绸缪构筑的立体防汛体系在极端灾害中迸发出的强大韧性。
雨后,青年职工进行保路、铲稀泥等工作。采油六厂供图
“早在汛期来临前,我们便以‘防大汛、抗大洪’为总目标,将防汛责任链条层层压实。”采油六厂相关负责人说。从压实防汛责任链条到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再到织密立体防护网络,该厂高度关注生产现场6小时、3小时天气预警信息,严格落实“雨前、雨中、雨后”三时段巡视制度;针对汛期施工安全风险,构建施工全流程安全防控体系,明确停工转移“红线”条件、责任人及撤离路线图。同时,创新构建“人工巡查+智能监控”双防线,依托“大监控”系统实时预警,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防洪防汛小组修挡水梁、加固管沟。采油六厂供图
7月26日晚,长庆油田采油六厂针对近期大范围暴雨对油区造成的严重影响,第一时间启动紧急预案,厂领导班子带头落实“管道长”制,对隐患管道特别是低洼、临河段逐寸排查,守护“油龙”每一寸“肌肤”。当雨势稍歇,“党员突击队”便身处抢险最前线,巡检三班班长袁赵博带领队员扛草袋、挥铁锹,徒步深入井场清淤泥、固边坡、保道路。经过72小时的连续作战,29日晚5家作业区原油产量恢复至汛前水平。
防洪防汛小组第一时间对主干道、井场道路维修加固。采油六厂供图
据了解,今年初,该厂便结合陕北地形特点、油区实际以及历年汛期形势,编制年度防汛计划,系统开展“防洪防汛、防雷防静电、安全环保”三大专项检查,推动防汛理念从“灾后救”向“事前防”深刻转变。
当前仍处于主汛期的关键时段。面对极端挑战,采油六厂充分发挥自身实力,截至目前,已出动抢险人员750名,调拨物资千件,人拉肩扛保路500余次,主干道路已基本恢复。(杨瑾倩 张继平 李沛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