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晓霞在铁道巡检。阎良工务段供图
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代红玉 通讯员 刘杨 孙婕婷)自长安大学硕士毕业后,山西姑娘姚晓霞怀揣着对职业的憧憬,加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阎良工务段。入职不到一年,她不仅在铁路一线岗位上扛起责任,更在省级、局级财会大赛、演讲比赛中接连斩获佳绩,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铁路人的担当与成长。
“妈妈,我再哭三分钟”:赛场上的逆袭之路
作为新入职青工,姚晓霞首次参加局级财会竞赛便意外闯入半决赛。200人进30人的严苛赛制下,对手人均持有中级会计资格、拥有多年实践经验,而她手中的初级会计证“还热乎着”。
“难道我真的这么厉害?”她一度自我怀疑。可当培训课开始,老师讲的内容听不懂,同事讨论的话题插不上话,书本知识更是乱成一团麻,焦虑、害怕、挫败感瞬间涌上心头。
“妈妈我再哭3分钟,等会儿还要看题呢,今晚这个板块我一定得拿下!”宿舍楼里一个无人的角落,她拨通电话,委屈地诉说着面对的困境和尴尬的处境。作为“新人黑马”,她不愿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短暂宣泄后,她迅速调整心态:分析知识误区、拆解错题规律、制定专属学习计划。三天一次的考试,她一分一分地咬住排名,硬是将成绩稳定在前三。最终,她在省级、局级多项赛事中脱颖而出,用坚持打破质疑。

姚晓霞比赛现场。阎良工务段供图
她说:“比赛期间真的没空去哭——但每一次想哭的时候,我都告诉自己:再多学一分钟,就离目标近一步。”
“防洪就要踏踏实实”:风雨中的安全守护者
对铁路人而言,防洪是关乎运输安全的“重头戏”。阎良工务段管内进入秋淋期后,连续40天降雨,多处出现塌软水害,防洪抽查任务繁重而紧迫。姚晓霞主动请缨,日夜坚守岗位。
每次抽查结束,她都会第一时间复盘流程,反复琢磨防洪规章细节,梳理管内线路的“老毛病”,只为给次日的工作做好万全准备,为出巡人员提供精准提醒。
深夜2点半,她一边抽查,一边挨个叮嘱巡查人员:“师傅,侯西线K97处下行是土质边坡,巡线时记得多把灯光往上扫,注意溜塌风险。”
国庆前夕学生放假,她又特别提醒:“大姐,您巡查区段附近有学校,这段时间要多盯封闭网状态,防止路外安全问题。”
一个防洪期下来,从电话抽查、隐患分析到应急处理、看守提问,姚晓霞的工作已得心应手。同期青工纷纷向她取经,她总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讲清要点,被大家笑称:“只教干货,一听就懂!”
从落差到敬意:她在铁轨旁上了一课
初入职场时,姚晓霞也曾有过落差。那年正值侯西线集中修,新工们刚安顿好宿舍,便接到凌晨3点上“天窗”的通知。她连夜查阅“天窗作业定义”“线路工注意事项”,直到7小时后,站在机械轰鸣、调度繁忙的作业现场,才真正感受到铁路工作的分量。
跟随班组沿线路检查,日复一日重复着“塌腰起身”的动作,核对着成百上千组数据,看着相似的风景、听着刺耳的声响,她一度觉得枯燥乏味。
“您这样日复一日地检查,不会觉得不耐烦吗?”她忍不住问工长。“我就是想再多看一眼,线路就和自己孩子一样,永远都不放心。”对方的回答,像一束光照进了她的心里。
那一刻,24岁的姚晓霞忽然明白了:也许大场面能震撼眼球,但真正打动人的,是铁路人对平凡岗位的热爱与敬畏。
从校园到铁路,从赛场到现场,姚晓霞始终保持着一股韧劲:她是防洪战线上的“安全哨兵”,也是财会赛场上的“逆袭黑马”;是严谨细致的业务骨干,也是乐于分享的“青工导师”。她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坚持突破边界,用热爱诠释担当。她说:“我愿做铁道线上的一束微光,不耀眼,但始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