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讯长江之畔,千年文脉与时代新声在此交汇。10月29日,以“向江图强谱新篇”为主题,来自中央、省、市级媒体及网络大V组成的采访团走进江西九江。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2九江城区段,实地探寻这座港口城市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创新实践,感受其文化魅力与工业文明在新时代的交相辉映。
数字技术唤醒千年文化记忆
在琵琶亭内,采访团沉浸于多媒体展示区和数字化互动区。借助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历史场景得以生动再现:游客可瞬间“穿越”回唐代,亲历白居易创作千古名篇《琵琶行》的江畔夜晚。3D画舫之上,歌女“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婉约风姿,与窗外奔流不息的真实江景虚实交织,使千年前的文化氛围变得可触可感。

采访团了解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情况。尹博 摄
“这里不仅是《琵琶行》的诞生地,更是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场馆讲解员介绍,白居易在九江期间曾创作《题浔阳楼》等多篇诗作,深刻提升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九江市文广旅局副局长石泉表示,通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呈现,并对沿江岸线进行系统生态修复,昔日码头、仓库区已转型为备受市民游客青睐的打卡地。
远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亲水平台、休闲步道、文化广场与生态绿化带规划井然、错落有致。公园设计中巧妙融入了《琵琶行》的诗意、水浒传的“江州”元素、古代商埠记忆等独特文化基因,通过雕塑、文化墙等艺术形式让历史触手可及。“我们在琵琶亭、浔阳楼等地推出常态化实景演出和沉浸式灯影秀,有效提升了游客体验。”石泉补充道。

航拍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尹博 摄
绿色转型守护一江碧水
作为江西省唯一的炼化企业,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以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坚定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要求,担当起守护长江母亲河的时代责任。企业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升级环保设施,建成投运先进的污水处理厂,执行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的水质排放指标。通过构建“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体系,实现了对污水的精细化管理,确保不合格污水“零入江”。

采访团走进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探访生产管控中心智能化工作。尹博 摄
“自2021年起,我们系统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明确了以信息化提升全面感知、预测预警、优化协调与科学决策能力的总体目标,为绿色安全生产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信息中心专家唐亮介绍。
与此同时,企业通过实施厂区美化与装置亮化工程,推动工业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全面应用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配备高效油气回收装置,大幅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致力打造“无异味工厂”,为周边社区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提供更清新的空气环境。

采访团记者了解其技术创新与环保实践。胡斐 摄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文脉传承,到九江石化的绿色转型,九江正以文化赋魂、生态筑基的生动实践,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画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九江将继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彩,让一江碧水成为惠泽民生的幸福源泉。(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