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江西彭泽:看长江文化与航运发展共荣之道

发稿时间:2025-10-31 10:1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橙黄橘绿染秋光,长江奔腾启新章。10月30日,“向江图强谱新篇”网络媒体行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走进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这座依江而生的千年古县,正以“江”为媒,书写着航运崛起与文脉传承交相辉映的时代答卷。

  长江之滨,彭泽港区塔吊林立,尽显现代航运的磅礴气势。九江红光码头内,汽笛一声长鸣划破江面,“鄱阳—九江—上海”航线的集装箱货轮满载货物,缓缓驶离泊位。货轮尾部泛起的涟漪,与码头作业区穿梭的叉车、忙碌的工人交织,一幅热气腾腾的“货运图”,在采风团眼前徐徐铺展。

  红光码头内,众多货轮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装货、卸货。九江红光码头供图

  “这条‘赣沪通’高效物流新通道,让江西内河港口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无缝衔接。”彭泽县红光港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新星介绍,从红光国际港出发,外贸集装箱经上海洋山港或太仓港转运海船,可直通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真正实现了通江达海。作为目前江西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集装箱码头,红光码头占用长江岸线2700米,今年1-7月已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5万标箱,预计全年完成40万标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 “航运成绩单”。

  采风团媒体记者仔细聆听红光码头绿色建设特色。尹博 摄

  “传统印象里,码头刺鼻油烟味经久不散,发电机轰鸣声此起彼伏,但这里很干净,有一种现代化的美感。”网络大V沐子酱站在红光码头作业区,看着“洁净美”的现代化码头,忍不住感慨道。这份“美”源于彭泽县的绿色坚守,近年来,当地以建设“美丽九江”“美丽长江岸线”为目标,全力打造“无废码头”,通过提升绿色发展意识、强化码头污染物管理、完善环保设施设备、优化港区环境等方面,持续提升港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指数。

  彭泽港区向东,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彭泽段)的画卷缓缓展开。46.5公里长江岸线不仅滋养着彭泽的经济发展,更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厚重。这片土地,曾见证两位贤臣的为民初心: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留下清廉自守的佳话;狄仁杰“为民请命不怕丢官”,践行护佑百姓的誓言。相隔 287 年的两位彭泽县令,用行动诠释着“爱民清廉”的为官之道,让这里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活教材”,文人“气节”在此回响千年。

  货轮穿梭长江与文脉悠长的历史建筑呈现古今交融之美。彭琴 摄

  “陶狄文化分别体现了中国传统士人‘入世担当’与‘淡泊高洁’的两种精神境界,是彭泽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来自国际在线的汪婕表示,“来到彭泽,一边是货轮穿梭的现代码头,一边是文脉悠长的历史遗迹,古今交融的美,让人印象深刻。”

  从红光码头 “通江达海” 的航运活力,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古今交融”的文脉绵长,彭泽以现代航运为笔,在长江之畔书写县域经济向江图强的新篇章。未来,随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不断深化、港区绿色发展的持续推进,彭泽必将在“江”与“城”的共生、“古”与“今”的交融中,让长江的“黄金水道”与“文化长河”同向奔流,奏响新时代的长江之歌。(李丽)

责任编辑: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