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讯“以前这一片黑灯瞎火的,稍微晚些回家就看不清路。现在灯亮了,农忙时哪怕干到深夜,回家也踏实!”赣西山区的广寒寨乡渐入暮色,江山村委会广场上,正散步的村民朱贵珍望着亮起的路灯,笑意漾在脸上。
长期以来,地处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的广寒寨乡,部分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乡村道路因照明设施不足,夜间通行暗藏不少安全隐患,“装路灯”也就成了当地群众时常念叨的“心头事”。
为点亮群众夜间“归家路”,广寒寨乡锚定群众需求,通过入户走访、民意调查、群众座谈等方式广纳民意,把收集到的民生问题纳入重点整治清单,推动“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将有限财力精准用在民生关键处。
面对主干道照明盲区多、设备老化等民生痛点,广寒寨乡党委将“光明”工程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实事,积极协调人力物力,实行“群众点单、干部跑腿”模式,开展“亮灯问需”行动。经过多方努力,路灯安装工程已顺利完成,同步建立“网格化巡查+月度专项检修+24小时应急响应”运维体系,实现新增路灯故障2小时内响应处置,进一步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条件。
夜幕四合时路灯准时亮起,柔和的光芒沿着178乡道延伸,不仅照亮了晚归者的脚步,更成了村民们纳凉聊天的新据点。点点灯火映照民生温度。截至目前,该乡推进的“光明”工程已让60%的乡村主干道装上路灯,惠及周边村民两千余人,这份效率赢得了村民们的连声点赞。
“小路灯”里映着“大民生”,“光明”工程正是湘东区民生改善的一个缩影。聚焦群众身边的“小事”“要事”,湘东区从细微之处着手优化居住环境,让每一分民生投入,都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幸福。(熊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