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讯眼下,正值制种水稻收获的关键时节。在赣州市会昌县富城乡寨头村,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在富城乡寨头村300余亩的制种水稻田里,饱满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数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回作业,机械轰鸣声中,水稻脱粒、秸秆粉碎、种子装车一气呵成,村民们忙着将脱粒后的稻谷搬运、归仓,一派繁忙丰收景象。
300余亩的制种水稻田里,数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回作业。董先林 摄
寨头村党支部书记蔡伟斌介绍,寨头村从8月初开始收割,每亩的产量在1000斤左右,目前已经开始大面积收割。村里调配了4台大型收割机,4台小型收割机进行收割,本月底可以完成收割工作。
水稻制种技术需分区种植父本与母本,并通过花期调控实现自然授粉,对技术要求高,当地依托科学选种和精细化田间管护,从而实现丰产增收。近年来,富城乡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不仅提高了种植效率和种子质量,还通过订单农业解决销售难题,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让一颗颗稻种成为富民兴乡的“金种子”。
村民们忙着将脱粒后的稻谷搬运、归仓。董先林 摄
富城乡副乡长杨帆表示:“接下来,我们将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扩大水稻制种种植规模,并持续提升全程机械化率。同时,强化品种选育、田间精细化管理等关键环节,加快推动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转型升级。”(董先林 朱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