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讯9月16日,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中医院护理部组织急救专家团队走进东乡区第八小学,开展“急救知识进课堂”科普活动,为70余名师生带来心肺复苏与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操培训,将专业医疗知识转化为校园安全“防护盾”。
医护人员首先通过生动的案例介绍急救知识的重要性:“青少年意外事故中,4分钟是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掌握基础急救技能,能为生命争取关键机会。”随后,医护人员结合PPT与动画视频,系统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从判断意识、呼叫救援,到胸外按压的深度与频率(成人按压深度5~6厘米,每分钟100~120次),再到人工呼吸的正确姿势,每一个步骤都细致拆解,确保师生理解核心要点。
医护人员为学生们细致讲解人工呼吸的正确步骤与姿势。秦芸 摄
在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学环节,医护人员现场演示成人、儿童及婴儿的不同操作手法。并邀请学生上台模拟“异物卡喉”场景,手把手指导腹部冲击的位置与力度,实时纠正不规范动作。“双手环抱腰部,拇指顶住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快速向内上方冲击。”付珍风一边示范,一边叮嘱关键细节,台下师生认真模仿,互动氛围热烈。
通过模拟“异物卡喉”,医护人员细致演示腹部冲击的位置与力度。秦芸 摄
实操环节中,学生分组使用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练习,护理专家巡回指导,针对按压角度、呼吸配合等问题逐一纠正。同学们经过系统学习后表示:“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急救,今天亲手操作才知道每个步骤都不能马虎,学会这些技能很有用处。”
近年来,东乡区持续聚焦青少年健康需求,开展急救知识、常见病预防等科普活动,助力构建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让应急救护知识真正走进师生生活,成为守护生命的“必修课”。(秦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