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文化旅游 >> 正文

从刷屏到破圈:古城如何被听见

发稿时间:2025-03-19 18:2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 “古老城墙下的风,轻抚岁月的梦;钟鼓楼的声响,唤醒心中的情……” 3月9日,由西安市文艺两新联合会主创制作的原创歌曲《西安你好》,首发72小时,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2.4亿,让这座千年古都又一次站上“热搜C位”。 

  从大唐不夜城的霓虹光影到硬科技之都的星河璀璨,这首MV究竟藏着怎样的传播魔法? 

  厚植文化土壤:为古城深情歌唱 

  “西安有大量的原创音乐人,他们遍布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他们在这座城市生活,也在这座城市歌唱。即使他们脾气秉性、音乐风格各有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对西安这座城市的热爱和依恋,他们是一群愿意为这座古城深情歌唱的人。”词作者王洁说道。 

  每一首歌曲背后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西安你好》也不例外。“古老城墙的风”“青石铺的路”勾连西安的历史厚重感;“手牵手传递温暖”“肩并肩勇敢闯荡”再现秦人艰苦奋斗、勇敢前行的精神;钟鼓楼的晨钟声作为历史回响,形成独特的“文化音响”;这座城市的文化与温度便跃然纸上。 

  如今,在古朴厚重的西安城墙下,百折千回的小巷中,《西安你好》的旋律总在不知不觉中灌入耳中。越来越多的西安人通过音乐感受到了西安这座城市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立足现代“坐标” 打造城市“韵律” 

  一头连着古韵悠长,一头扎根现代都市。《西安你好》以“在地化”内容满足年轻群体对本土文化的认同需求,通过短视频平台实现裂变传播,成为“城市BGM”现象的新案例。 

  融合民间音乐力量的MV更是彰显了西安本土化音乐的破圈与创新。在“Z世代”重构文化表达的浪潮中,年轻群体正用多元音乐语言打开传统艺术的次元壁。随着当下00后逐渐用RAP和其他形式重构传统艺术元素,西之音童声合唱团的小歌手们通过他们的训练日常彰显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执着求索。而曾经对着电子音效皱眉的老艺人们也能融入赛博朋克音效。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韵律”。在千年古都的坐标轴上,西安的突围更具文化样本意义。当杭州用《人间西湖》撑起数字文旅的穹顶,当《北京欢迎你》的旋律成为奥运记忆的注脚,《西安你好》的推出,亦是对城市文化延续的重要举措。 

  打造本地化音乐 创新城市音乐“配方”  

  “透过《西安你好》这首歌,能看到歌颂城市的曲子里隐藏的三个‘爆款密码’。”相关人员介绍道。第一个是“烟火气”,在《西安你好》MV里,镜头扫过书院门市井街区,43路公交车,还有音乐创作人吃着烤串在街头行走……这些市井画面比宏大的航拍更戳人心,用生活细节编织情感网,用镜头展现独属于西安的烟火气。除了“烟火气”之外,最重要的是“专属化”和“AI化”。 

  通过不同区、县的“专属化”定制,突破过去“一首歌唱全城”的局限,既照顾了城市多样性,又让不同群体找到共鸣点;而AI的使用,更是迎合当下年轻人的喜欢,用AI技术对城市音乐的赋能表达,让城市音乐找到更辽阔的表达疆域。 

  能让异乡人耳机里的单曲循环化作一张车票,能让本地人听到时暖心感动,能让市井街头的烟火气在音符里找到永恒坐标。这样的旋律,便是穿越流量周期的城市BGM。(陆柒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