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壮美黄河 润泽三秦】千年古渡口 万山尽染绿

发稿时间:2018-09-16 17:1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延长县雷赤镇凉水岸村。梅大春摄 

  中国青年网延安9月16日电(梅大春)“陕北是我在中国见到的最贫困的地区之一……”80多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如此记录他所看到的黄土高原景象。除却满目荒凉,彼时黄土地的贫穷同样令他印象深刻。

  时光荏苒,换了人间。上世纪90年代末,曾经生态脆弱的陕西延安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一场红色圣地的“绿色革命”自此开启。20年过去,改变已悄然发生。对近些年来过延安的人来说,“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的原有刻板印象,已被彻底颠覆为“这里触目皆是青山”。曾有人以诗句道出内心受到的震撼——“荒山秃岭都不见,疑似置身在江南。” 

  延安的绿水青山,不仅扭转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改变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广种薄收难温饱的生活状况。生态巨变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生动诠释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凉水岸村的自然风光优美。梅大春摄 

  延长县雷赤镇凉水岸村位于黄河与延河交汇处的黄河岸上,地理环境奇特,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淳朴。自然风光优美,土窑土炕土围墙原生态村落。此地曾为军事要塞,商贾云集,店面林立。追溯到上古时期这里曾是大禹治水的活动区域,尧舜访贤、大禹治水和黄河仙子的众多传说流芳百世,民间艺术繁荣,村民们成立了“自乐班”,有陕北说书、唢呐、民歌、民间顺口溜、笛子独奏、陕北大秧歌等。 

  58岁的冯志刚见证了凉水岸村的变迁,据他介绍,村里的土地大部分都是坡地,原来都是以种庄稼为主,不仅不利于生态保护,而且收成欠佳,全家口粮都难以保证。从2003年开始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全部种上了花椒树,大力发展花椒产业。 

   

凉水岸村的沿黄花椒种植园。梅大春摄 

  “退耕还林之后,生态好了,收入也高了。去年我家产花椒5500多斤,收入17万左右。村党支部组织村民加盟花椒专业合作社,将花椒进行精包装深加工,通过微商渠道出售,拓宽了销路,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谈到花椒对生活的改变,冯志刚很兴奋。 

  凉水岸村支书王继明介绍,建立花椒产业后凉水岸村155户人家,花椒户均收入达到五万元,人均收入超过了两万元。 

  

凉水岸村的自然风光优美。梅大春摄 

  凉水岸村在大力发展花椒产业、产业富民的同时还致力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近年来,被延长县确定为文艺创作基地,先后接待省市作家、文艺家采风团,与山西大宁县开展了文化交流会和文学创作研讨会。据了解,经黄河国家公园旅游规划后,凉水岸将成为唯一的黄河水中村。   

责任编辑:张贺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加载更多新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