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蓉漂成了时代风尚 成都天府新区代表小组热议成都发展

发稿时间:2019-01-25 13:4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成都1月25日电(记者 宋潞 实习生 陈诗瑶 通讯员张敬 刘友莉 陶柯)1月22日下午,成都市第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双流代表团会议召开。会上,天府新区代表小组的成员踊跃发言,积极为成都建设发展建言献策。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主任、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副主委解慧琪:

  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是成都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经济变道超车、重塑竞争优势的重大抉择。”发言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主任、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副主委解慧琪指出,近年来,成都大力实施多项政策措施,在院地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效。

  如何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解慧琪指出,“首先,要进一步打造校院企地发展共同体。其次要整合科技创新平台,实现创新资源共享。”

  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的科研工作者,解慧琪认为还应营造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生态环境。为此,她建议将(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纳入科技成果税收优惠政策范围,医疗机构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的现金奖励享受50%减免税收优惠。

  此外,解慧琪表示,应鼓励并指导各方社会资源为新经济发展献策献力。“成都新经济的生长壮大离不开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实践探索,需要更多高层次人才的参与。”

  天府第七中学校长陈刚:

  赋予天府新区创新体制机制办学和自主招生权

  作为一名来自教育领域的成都市人大代表,天府第七中学校长陈刚在发言中首先“晒出”新区教育工作“成绩单”:2018年顺利开办天府四中等6所学校,同时9所幼儿园、9所小学,4所中学已经开工建设。存量学校挖潜扩容和新办学校两措并举,增加学位2700余个。2018年招聘教师200余人,培育区级名师300余人,300余名教育人才纳入首批天府英才计划奖励。

  陈刚说:“天府新区按照市委‘一心三城’的规划部署,全力打造国际化社区,全力推进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基层治理和社事系统创新改革,积极作为,教育管办评分离省级改革试点区深入推进,‘两自一包’办学改革、国企办学创新不断深化。”

陈刚在大会上讲话。陶柯 摄

  陈刚介绍,天府七中开办一年半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深受广大家长和学生追捧的知名学校。仅一年半时间,有412人次走出国门,获得国际大奖,其中,天府七中代表队以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第一名参加华盛顿全球“未来之城”全球总决赛,获最受欢迎奖,是唯一一支获奖的亚洲代表队。

  陈刚建议:“恳请市委在设立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级教改项目申报时优先支持天府新区,给予天府新区创新体制机制办学的空间,赋予天府新区自主招生权。希望加大天府新区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力度,允许学校参照地市州的招生入学管理模式,在省级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区内招生入学工作。”

  成都福享联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胤:

  设置专项基金,让顶级资本根植于成都

  “毫不夸张地说,蓉漂成为了成都的一张名片。”作为一名服务行业的创业者,成都福享联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胤在分享时,对成都的人才工作赞不绝口:“仅以新区为例,人才新政实施以来,围绕成都市的指导思想出台了《天府英才计划》等政策,截至目前已经引进了高层次人才200余名,落户青年人才10万余人,占全市总比例的一半。2018年新区走入了哈尔滨西安、天津等7所院校开展蓉漂活动,精准对接6000余个工作岗位,吸引逾50000名高端人才参加。”

  马胤认为,在抢夺高校人才的同时,需要聚焦北上广中高级的人才。“尤其是企业急需中高级人才,让中高端川籍人才回家,在地区政府求才得才,让引进人才水土相符,从引得来到留得住,再到最终的用得好。”

  而企业培育方面,马胤表示,在给企业提供比较好的招商引资的政策的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产业咨询、人才的配套服务,一对一提供支持。在融资环境改善方面,马胤介绍,天府新区已经在着手建立潜力企业申报、审核与筛选制度。她建议引入第三方机构,打造符合行业市场的考核模型。同时,引入相对应的产业顶级资本进入,建立深度合作,设置专项基金,让顶级资本根植于成都。

  成都市公安局天府新区分局治安管理支队治安防范人口管理大队副大队长 杨理琴:

  持续做强“蓉漂”人才服务特色名片

  “我见证了新区五年来的发展和变化。”发言中,来自天府新区公安办证中心的民警杨理琴,向与会人员分享了新区的人口数据:新区的户籍人口从成立之初的47万人增长到2018年底的69万人。截至到2018年12月31日到新区落户的青年人才就有11.5万人,占全市青年人才落户的44.5%。

杨理琴。陶柯 摄

  杨理琴说:“蓉漂成为了时代风尚。天府新区在服务人才方面,做足了充分准备。”她介绍,近年来,新区推行“一门受理,一站办结”,完善了网上预约、审批机制,开辟了专门的人才落户办理点、科学设置工作流程,在全市第一个为大学生提供了周日延时服务和学历入户邮寄服务,设计“便民服务卡”,新政实施一年半以来,人才落户已由前期的爆发式落户转变为了持续平稳增长,人才吸引显著增强。

  作为人大代表,杨理琴常常思考:如何留住人才,吸引更多高层次的人才?会上,她建议说:“首先要持续优化人才服务措施。各部门应形成合力,联动分析,才能更加充分合理地营造高效政务服务氛围,引得进人才。”

  杨理琴还认为,要着力提升人才后续跟踪服务能力。“目前新区已落户11.5万的青年人才,他们在新区的就业、安居、子女就学情况等公共基础服务的保障,是决定是否留得住的基础。”此外,她还建议建立健全人才长效服务模式。“人才、户政等多部门多窗口定点服务进校园,让毕业生享有毕业证和成都户口簿一起拿的政策便利。”杨理琴说。

责任编辑:郭森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加载更多新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