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刘阿明:与公交发动机相处十余年 做会搞发明创造的修理工

发稿时间:2019-05-01 20:5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西安5月1日电(见习记者 宋佳)4月底的西安已经初现夏日高温的端倪,位于太白南路的西安市公交第五公司大院内,阳光洒在等待维修的公交车上,维修工刘阿明穿梭在车辆中间。对于即将到来的西安盛夏和八九十度的发动机水温,刘阿明有一种小小的英雄主义,“烫就烫吧,小心一点。”为了不让司机等太久,他愿意冒着被烫伤的风险。 

  穿着蓝色工装、带着白色线手套的刘阿明,在这个大院里一干就是11年,与公交车发动机的终日相处中,他从一个懵懂少年成为3岁孩子的爸爸,也从一个“一窍不通”的学徒成为青年汽车维修技术骨干。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由中共西安市委网信办、共青团西安市委决定联合举办“以青春留名,用奋斗发声——新时代 新西安 新青年”主题系列宣传活动将刘阿明作为主角之一,讲述他在平凡岗位上的青春故事。 

  

刘阿明正在工作。刘阿明供图 

  一名学徒的基本素养是坚持学习 

  回想起2007年第一次走进西安市公交第五公司的场景,刘阿明仿佛又回到那个冬天,可能是因为陌生,他觉得这个院子“可大了”,看到维修工们在汽车间忙忙碌碌,他满心都是“好奇”。 

  带着好奇,刘阿明开启了学徒生涯。除了白天跟着师傅学习之外,刘阿明每天晚上还要抽出时间自己学习。“自己先看资料,对基本原理、构造有初步了解,再去跟着师傅实践,掌握更快。”刘阿明说道。 

  通过资料和书本汲取工作所需知识已经成为刘阿明一个延续至今的习惯。采访中,他从身后随手拿出一份自己打印的资料说:“我们最近开始维修空调机,我就从网上找些资料打印出来学习。” 

  这些年,公交车动力类型不断更新换代,刘阿明经历了汽油车型、汽油和天然气的双燃料车型、天然气车型和油电混合车型。“如果不学习,这活就没法干。”刘阿明感慨。刚开始接触油电混合车型时,很难判断问题出现在哪个部分,故障排查费时费力。 

  修理工不仅会修车 还得搞点发明创造 

  说起自己的工作,刘阿明提到最多的一个字就是“钻”。小时候上物理课的时候,刘阿明就发现自己对机械部分的知识很感兴趣,凭借着这份热爱,他在工作岗位上不断钻研创新。 

  2014年,天然气车型多,有段时间报修量不但很大,而且很多汽车都是隔不了两三天就来反复报修,这让刘阿明颇感“头疼”,决定要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一下。 

  经过排查,他发现问题出现在燃气计量阀上,这是控制天然气喷射量的部件,容易被污染,影响发动机动力。发现问题源之后,报修量大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刘阿明回忆:“一开始我们是把燃气计量阀拆解下来人工清洗,浪费时间和人力不说,关键是洗不干净。我就想,加点压力是不是能好点。” 

  

刘阿明研制的燃气计量阀清洗设备。刘阿明供图 

  研究了半个月后,一款特制的燃气计量阀清洗设备诞生了。设备由一个小油泵和两根管子组成,把管子连接到燃气计量阀上,用来清洗的煤油一进一出,20分钟就能完成清洗。刘阿明研制的这个小设备为企业节约了600余万的材料费用。 

  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 还要带着大家一起进步 

  刘阿明自称是“幕后工作者”,不像驾驶员一样可以接触到广大乘客,对于修理工来说,服务好司机就是间接服务好乘客们。因此,刘阿明最不愿意看到的画面就是司机着急,他总是想着快一点、再快一点把故障解决了。 

  夏天的时候,发动机工作水温达到80度-90度,不带手套根本不敢碰。按照规定,应该等发动机温度下降之后再开始修理,但是看到驾驶员在一旁焦急地等待,刘阿明就直接开始维修。“驾驶员看到故障就解决了,特别高兴,这个时候我也觉得付出都是有价值的。”刘阿明说道。 

  混合动力车型故障排查难,工作到晚上九点十点是常有的事情。和刘阿明同一个班组的维修工孙喆告诉记者,有一次晚上加班,刘阿明的妻子带着孩子来等他,大家都劝他先回家吧,明天再接着排查,但是刘阿明不肯,硬是找出故障原因后才抱着孩子离开。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刘阿明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想早点解决了,也喜欢钻研这些。” 

  

刘阿明正在工作。刘阿明供图 

  对工作的热爱、钻研和不断学习,不仅让刘阿明赢得了“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技术能手”“西安市技术能手”“西安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还带动了身边的人。几年来,他带出的10余名徒弟均已成长为保修厂技术骨干,“我想把自己的经验、技能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为驾驶员和乘客做好服务。”刘阿明说,“青年形象的树立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群体,希望大家能一起奋斗,给社会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群体形象。” 

责任编辑:zyy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