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成都成为全国首个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

发稿时间:2019-05-28 16:3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成都5月28日电(记者 刘洪材)28日,记者从成都市教育局了解到,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建设协议签约仪式在教育部举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与成都市教育局局长刘强分别代表合作双方在协议上签字,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李海、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筱柳等领导出席见证。成都成为全国首个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 

QQ图片20190528155335_meitu_1 

协议签约仪式现场。成都市教育局供图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成都市建设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围绕打造中外人文交流平台、建设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加大教师队伍能力建设、推进国际理解课程建设、开展国际友好学校建设、推进境外办学等方面开展合作,力争将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建成成都市教育领域中外人文交流的重点平台、优质国际教育资源的集散地和教育人文红利的生发地,助力成都市扩大对外开放和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为什么把首个实验区选在成都? 

  截至2018年,成都与国(境)外学校结对共452对。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等在蓉高校在海外建有孔子学院11所,每年约200名大中小学教师分别被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录取为汉语教师或汉语志愿者。而今的成都,不仅仅只有“熊猫”“历史遗迹”“古诗文化”“美食小吃”,还有更具竞争力的“电子软件信息”“高端装备”“自贸商贸区”“国际教育”等,历史的积淀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也促使成都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更有动力、更有活力和创造力。 

  成都市政府出台和实施《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明确提出,到2022年,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城市,推动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实施“教育开放合作工程”等5 项工程,建立面向国际的教育服务体系,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成都大学设立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推动国际艺术教育资源、艺术交流品牌和艺术研究创作基地落户成都。成都对外开放良好的人文基因、政策环境、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教育国际化发展成效为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怎样建好首个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 

  一是打造中外人文交流平台。针对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点,全面推进人文教育、人文交流研究和实施人文交流项目,建成5个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19年底前,在成都共同设立基础教育人文交流研究中心。2020年底前,在成都高校设立行业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或研究院,深化人文交流政策、理论研究与实践。每年对中小学校长、教师开展有关中外人文交流的培训,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师海外研修创造条件,提高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 

  二是建设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发挥100所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的示范作用,推进建设一批中外人文交流实验学校,探索一所城市学校、一所乡村薄弱学校与国外学校结对开展人文交流的新模式。发挥国际友城平台作用,以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引领带动整个城市提升中外人文交流水平,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国外院校合作开展境外办学,与发展中国家共享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培养当地的高技能人才,输出成都经验。 

  三是推进国际理解课程建设。挖掘、总结和梳理地方特色文化,纳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丰富人文交流内涵。2020年底前,合作开发国际理解和人文教育课程及教材,培养学生的国际素养,扩大国际视野、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建设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区(市)县和特色学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成都广大青少年学生饱含中国情怀、兼具国际视野,怡然自信地讲好中国故事,展示成都风采。 

  四是加快培育“留学成都”品牌。在现有国际友城留学生奖学金、“一带一路”暨东盟艺术奖学金、成都美国海外留学中心奖学金基础上,优化完善地方政府留学生奖学金体系,研制港澳及华侨学生来蓉留学奖学金管理办法,吸引外国学生来蓉留学。推进“成都夏校项目”,吸引更多高校参与“成都夏校项目”,力争每年接受5000人次的外国学生来蓉短期学习,把夏校打造为成都教育的国际品牌和城市名片。创设“成都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营”,力争每年接待1000人次友城青少年来蓉交流,进一步扩大成都城市及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本次签约,是全国首个关于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的协议,标志着实验区建设正从设想走向落实,迈出了实质性的重要一步。双方均表示,将加强协同、积极探索,为在其他地区建设实验区积累经验、提供范例和模板。双方均认为,要在实验区建设中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重大要求,落实好全国教育大会关于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精神。 

责任编辑:zyy
加载更多新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