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异乡人”把生活与梦想种在温江

发稿时间:2019-06-03 10:5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成都6月3日电(记者 李岗 实习生 张雷 丁艺航)沿成都市光华大道一路向西,就到了一座绿意盎然的公园城市——成都市温江区。在这座被誉为“金温江”的城市做一名“蓉漂”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为回答这个问题,记者走近了3位“蓉漂”青年的生活与梦想。

  工作中的陈鑫。本人供图

  陈鑫:温江对我不是过客,是个归人

  想到马上就要把户口落到温江,变成正儿八经的温江人,陈鑫的开心从心里溢到了眼角。

  陈鑫是温江区航天路社区副主任,谈起自己在居委会的工作,陈鑫反复强调,“我们的居委可不是大家以为的那样,都是大爷大妈们。虽然我是最年轻的,但我们‘两委’成员平均年龄也只有35岁。”

  在社区这样基层的地方工作,陈鑫觉得自己感受到了莫大的善意。陈鑫刚来温江的时候,社区有个副主任本来应该退休了,多留了一个任期,悉心带他上手社区工作。“刚来很多事情不懂,连打印文档这样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都是她手把手教我。”

  而小区居民,也时常让陈鑫这个外来的小伙感觉自己“我不是过客,是个归人”。“有位小区退休阿姨,在小区很有‘影响力’,对小区事务也很热心。逢年过节她在小区组织坝坝宴,也邀请我们参加,让我感到小区氛围的融洽。大家都互相照应,像家人一样。”

  从2014年从遂宁到温江区航天路社区当大学生助理,到2017年当选社区副主任,到如今在温江买房安家,五年时间,陈鑫终于把根牢牢扎在了温江。

  刘一盛。本人供图

  刘一盛:把梦想的种子播散在温江

  和陈鑫即将落户温江相比,同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作为学长的四川泸州人刘一盛远远走在了前面,他和妻子已经在温江定居五年了。

  刘一盛和妻子彭洁是温江小有名气的“创业夫妻档”。由他们成立的成都千盛惠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母校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共同研发出紫色马铃薯,现已在四川省甘孜州、古蔺县等地建立了2000余亩生产基地。此外,为了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服务和培训,夫妻俩还创办了万春智汇·创客空间,目前该空间已收储六百多个个创业项目。

  如今小有成就的刘一盛,仍然记得在2011年,那些深夜里奔波在路上,被车灯晃到流眼泪的日子。那时的刘一盛刚毕业出来创业,每天奔波于不同的市县城市洽谈业务,交流技术,落实订单,一年下来跑了五万四千多公里。

  那时的他抱着创业梦想,极力想要将自身所学投入到工作中,刘一盛坦言,当时的自己只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没有温江的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设备支撑,想要实现理想抱负无疑是艰难的。

  “当时参加了温江区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我们获得第一名,这时候通过和温江的领导们交流才知道,温江区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不仅在政策上,在税收等方面对大学生,对我们当时的发展计划都比较有利。”

  如今,刘一盛播撒在温江的创业梦想的种子,已经破土发芽。另一颗叫生活的种子,在今年三月结出了新的果实——孩子出生了,刘一盛成功晋级为一名新手奶爸。已到而立之年的刘一盛,面对未来有万般期许,也有百般从容,他说“未来可期”。

  杨余鸿。本人供图

  杨余鸿:停留在温江独特的城市韵味中

  和刘鑫、刘一盛这样的“新温江人”比起来,杨余鸿是更新的温江人。2016年11月,杨余鸿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来到了温江。

  在那段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涯中,杨余鸿总是独自思考,想要探索一些新的接近生活的东西,他说:“在感受了英国的大大小小的集合店之后,想要将某种新的理念在国内以某种其他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温江,这座名字里就透着温润与闲适的城市里,杨余鸿为自己的思考找到了归宿——“西见集”这个名字,携着“生活,书店与集市”的概念,慢慢在他的脑中成型了。

  杨余鸿将“西见集”创意生活书店的地址选在温江区柳台大道新尚天地,推门而进,眼之所见首先是典雅的服装,杨余鸿说:“‘西见集’的萌芽,需要有生活气息浓郁土壤。温江作为‘成都的后花园’,自己独特的韵味,人们的生活、消费观念都很积极,这样的次核心商圈,跟我的想法是最契合的。”

  在天朗气清的日子里,杨余鸿喜欢在书店里开窗远眺,越过葱郁的林木与高耸的楼宇,凝望巍峨的西岭雪山。杨余鸿感慨,“‘窗含西岭千秋雪’,千年绝句里的‘绝景’,就是我看到的这般吧。”

责任编辑:耿立君
加载更多新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