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10年走过两万里革命路 用画笔描绘正在消失的红色印记

发稿时间:2019-08-23 09:0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西安8月23日电(记者 宋佳)1947年的6月,毛泽东和九支队刚在榆林靖边县小河村安顿好住处,敌人就扑了过来,部队决定连夜转移,小河村村民曹九林听说后主动提出做向导,还动员群众拿来绳索搭桥,部队最终顺利转移至天赐湾。

  70年后,王世泽来到靖边小河村,大雨后小桥坍塌,面对20多米宽、水深过膝的河流,王世泽做起难来。这时,一个路过的小伙子主动背王世泽过了河。后来,王世泽听村民说:“这个小伙子就是曹九林的孙子。”

  王世泽来到小河村就是要把曹九林的家(位于小河村的毛主席旧居,也是小河会议会址)画下来。2009年,退休的王世泽开始红色题材的绘画创作,10年时间,行走两万里路,走访陕西7个地市36个县,创作403幅写生,书写10万多字革命传记,以中国画线描小写意的艺术形式再现了1927年至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建立革命根据地,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

  王世泽正在整理画作。宋佳 摄

  脚步之间、笔触之上,王世泽亲身感受到了革命的艰辛,也被老区群众的朴实感动。建国70周年之际,记者走进王世泽老人的家,翻开一幅幅革命画卷,触摸背后的古稀老人。

  少年时,心中埋下“红色”种子

  王世泽是咸阳礼泉县人,从小学习画画。1967年,陕西省筹办抗大校史展览,文字需要手写,王世泽有幸参与其中,接触到了很多革命故事,“没有很成熟的想法,但觉得非常震撼人心。”

  1973年,在礼泉县西张堡中学任教的王世泽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创作了一幅题为《我们的队伍到陕北》的线描版画作品。很快,该作品在陕西省艺术馆展出,而他本人也受邀参加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组织的一场文艺研讨会。

  研讨会上,他见到了很多文艺界的前辈,有人对他说“小伙子,你这个题材的路子走对了,继续走。”从那以后,王世泽就一门心思搞红色题材创作,接连编绘了《转战陕北》《张思德》《白求恩》《彭大将军》等连环画和红色题材版画。

  王世泽笔下的革命旧址。宋佳 摄

  不久之后,王世泽被调往咸阳市教育局工作,没有了寒暑假,工作也更加繁忙,鲜有机会进行绘画创作的他,一直等到2007年退休,心中的创作热情再次迸发。

  每一幅都要用心去画

  进行红色题材创作,走访过很多延安的革命旧址,王世泽发现,虽然重要的旧址都被保护起来了,但是还有很多散落在民众间的旧址正在消失,“很多旧址今年去还在,第二年就没了,很多是土窑洞,大雨冲刷下就垮了。”

  记录这些革命历史迫在眉睫!“我当时想如果只是画面,还不足以让大家了解这段历史,所以决定在每幅画上附上文字,哪一年哪一月、哪位革命家在这里住过,做过什么工作,我把这叫革命传记。”王世泽说。

  王世泽讲解自己的画作。宋佳 摄

  确定了表现形式之后,王世泽还是没有急于出发,他用两年时间阅读领袖传记、报纸刊物,确定每一个革命旧址的位置。2009年,王世泽画了一个路线图,带着纸、笔和小板凳,踏上了红色绘画之旅。

  他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手生”,“当时已经很久没画了,就硬着头皮先画下去。”2011年,王世泽完成了一百多幅画作,运笔也渐渐成熟,此时,他却毫不犹疑地决定把那一百多幅不满意的作品全部推翻重画。

  “每一幅画都是一个红色故事,每一幅画都要用心去画。”每到一处,王世泽首先要围着旧址转一圈,选取最能表现全貌且具有艺术性的角度进行创作,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拒绝了“拍成照片回来慢慢画”的提议,“拍摄照片取景有限,找不到满意的角度,人不在现场,也会缺乏氛围,画出的画没有神韵。”

  王世泽笔下的革命旧址。宋佳 摄

  一人高的荒草和手腕粗的蛇

  这十年间,王世泽总是在5月份背上行囊,10月份回家,一个人的行程充满不可预见的艰难。去天赐湾,第一次从子长县靠近,天下大雨,无奈折返,第二次又从安塞县进入,却在一个又一个相似的山沟沟间迷了路。在米脂陈家岔,为了能看到全景,他爬上一尺宽的石墙,创作两个小时后站起身来腿已经僵直。

  风吹雨淋日晒都是日常,最惊险的是遇到蛇。那次是在一人多高的荒草中,王世泽扒出一块空地坐在石头上就开始画,转眼间到了中午,一阵大风刮来,他一抬头看到周围有青色的、黑色的蛇,甚至手腕子那么粗。王世泽心里害怕极了,却只能压制着恐惧不敢轻举妄动,等蛇走远后才一口气跑出两公里多。

  王世泽讲述画作。宋佳 摄

  与享受悠闲的退休生活相比,王世泽更乐于冒着危险坚持创作,他把自己定位为革命的记录者,把正在消失的革命印记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记录下来,只有记录才能传承。

  “总是说革命艰苦,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谁见过?通过绘画这种直观的形式记录革命历史,才能让年轻人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王世泽语速慢了下来,“如果有一点思想退步,我肯定就弄不下去了。革命先辈把命都豁出去了,我这点苦算什么。我年龄大了也干不成啥,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一直坚持下来。”

  想念“5公里外”的老区人

  2019年初,王世泽完成了革命旧址的绘画创作,正好遇到老伴做手术,他便待在家里。“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孙子……欧呦,这些事情可不好干,比我出去画画难多了。”王世泽笑着说。

  其实,他是想念在外画画的日子了。每一次,当他坐在革命旧址前,构思画面、计算比例,再用手中的笔精心描绘眼前的窑洞口、远处的山、树上的叶子、河上的桥时,仿佛全世界只剩下了这片景物。牵挂着王世泽的不仅是这种专注于绘画的感觉,还有途中结识的老区群众。在陕北这篇土地上,“革命”穿过岁月,与如今的老区人民血脉相连。

  王世泽说,只要听说自己是来画革命旧址的,当地人都会热情地提供帮助。画子长县石家湾的一处革命旧址时,窑洞已经坍塌,村民孙义亮向王世泽口述了曾经的场景,王世泽得以成功复原。回程时,孙义亮又把王世泽送到了5公里外的公路上,还非要塞给王世泽一袋子红枣。

  “素昧相识,人家凭什么帮你,其实大家是把对革命的感恩、对革命先烈的敬仰表达在我身上了。”王世泽说。

  画作后的“革命传记”。宋佳 摄

  如今,王世泽又整理好了红军长征的资料,规划好了路线,但是考虑到年龄确实不允许自己走太远的路,他接下来想把画笔瞄准现代陕西的伟大变革。等孙子9月开学,王世泽可能又要背起行囊,在急速发展的时代里做一个“隐秘”的记录者。

责任编辑:耿立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