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壮丽70年·古都新风貌】河南开封:让“沉睡”的历史文化遗存“活起来”

发稿时间:2019-09-25 13:3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开封9月25日电(记者 任洁)“九州烟雨千年月,八代繁华看今朝。”开封,这座黄土里埋着历史、水滴中含着传说、树叶上挂着故事、空气里都淌着宋韵的历史文化名城,怀抱文化自信,正以崭新的身姿走向未来。

  9月23日,“壮丽70年·古都新风貌”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古都开封,领略古今宋都文化和新时代大开封的城市魅力。

  历经千百年风雨侵蚀的开封古城墙雄风犹在。资料图

  开封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迄今已有41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上先后有夏、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八个朝代在此建都。而认识这座城,就要从古城墙的故事说起。

  “历史上,开封城墙虽历经多次兵灾水患,一次次被毁坏淹没,但均在原址上得以修复重筑。城墙之下叠压着5层古城墙,叠压层次之多、规模之大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是少有的,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也是罕见的。不同时代的土层叠置,形成了‘城摞城’的景观。《清明上河图》上繁华的场景,也许正静静蛰伏在10米以下的地层,等待着后人的穿越。”在开封古城墙上,讲解员向记者们生动讲述了城墙千年历史长河中的动人故事。

  讲解员向记者介绍,开封城墙全长14.4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设。

  开封城墙“墙摞墙”奇观。任洁 摄

  看城墙,知开封,开封城墙具有极大的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价值。如何更好地展现古城墙的独特魅力,把开封这张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名片越擦越亮?在古马道遗址博物馆,记者看到,在充分保护现有三层马道的基础上,该馆联合遗址立面和古迹地面,形成L型成像载体双幕联动,打造沉浸式实景数字沙盘,配合颠覆传统的影片制作方式,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裸眼3D效果,让游客站在遗址之上,直观欣赏遗址全貌并了解其前世今生。“改造后的古马道博物馆将以最少的空间开发体量,打通空间时间边界,为游客带来最极致的文化体验。”古马道遗址博物馆讲解员说。

  记者还了解到,在大梁门至万岁山段沿线2公里的开封古城墙动态游览区,也打造了AR增强现实导览互动系统,集合景区导游、定位、信息讲解、路线引导、游戏娱乐等功能,把原本静态的展示方式升级成动静结合的趣味互动体验,通过内置故事线及人物IP的引导,让游客在互动游览的过程中了解宋朝武备知识及开封城墙故事,真正实现人、景、物的多维度实时交互体验。

  唯美醉人的清明上河园夜景。任洁 摄

  不只是古城墙的保护与开发,在开封,“处处是景、步步留人、日日有节、时时消费、线线有故事、链链相融合”的景城一体全域发展大格局日益凸显。近年来,开封市充分挖掘“宋文化”优势,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凸显“宋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尤其是深挖晚上6-10时的“黄金四小时”消费潜力,依托传统夜市优势,主题公园演出、实景演出、剧场演出三管齐下,加快培育夜游产业,进一步放大了“宋文化”独特魅力和城市魅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清明上河园河畔虹桥,明月高悬,流光溢彩,游人如织,朝代的兴衰更迭在宋词歌声中徐徐展开,精美的实景演出更是让人如痴如醉。记者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宋代,“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气势恢宏、荡气回肠的《大宋·东京梦华》实景演出,令人如痴如醉。任洁 摄

  据了解,如今,清明上河园“夜游清园”项目已成为夜游古都开封的最重要一环,2018年景区夜游游客接待量近18万人次,占景区全年游客增量的比重为30.18%,夜游门票收入近1100万元,占景区全年门票收入增加额的9.35%,为景区转型发展和精品化建设发挥了引擎作用。

  “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文化旅游已成为开封的‘柱石’产业,以文旅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6%。开封成功创建了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2018年全市游客接待量68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0多亿元。”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活起来”的文化,让开封城市魅力更足、发展动力更强、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责任编辑:耿立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