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天府扶贫故事:“ 父女兵”携手战贫困

发稿时间:2019-12-27 17:4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王柯在走访贫困户。彭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青年网成都12月27日电(记者 李岗 通讯员 罗瑞)“爸,这段时间我每天都在走访脱贫户,快年底了,了解下大伙今年的收入和产业帮扶的愿望,制定计划。”眉山市彭山区义和乡活桥村第一书记王柯忙完了手头的工作,和父亲王志辉在微信中交流扶贫工作。 

  王柯的父亲王志辉今年56岁,是彭山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去年主动申请援彝,和女儿一起加入到了扶贫攻坚的工作中。就这样,王柯家中有了两个扶贫干部,父女俩成了扶贫路上的好战友。 

  舍小家 弱女子担起扶贫重任 

  2017年5月,安顿好家中嗷嗷待哺的女儿,告别小家,王柯到彭山区义和乡活桥村任上任“第一书记”。从对农村完全陌生的“城里女娃”,到干实事的“女书记”,她说:“力气是没男同志大,但是我为群众做实事的决心,一分也没打折扣!” 

  上任伊始,王柯刚生下女儿不久,正处于哺乳期,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加之工作强度大,到村的第三天便累倒住进了医院。“当时一个人躺在病床上打点滴,边哭边啃着冷馒头。”王柯感叹,那是段身心疲累却飞速成长的时光。 

  如何带领中村群众脱贫奔康?成为摆在王柯面前的一道课题。为了全面掌握了解村情,她起早摸黑,带着笔记本,挨家挨户走访,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为每户“定制”了帮扶措施。 

  “王书记,你又来了!”这是活桥村村民遇到王柯时的口头禅。在活桥村,那家的猕猴桃、柑橘种植需要技术、谁和谁发生矛盾需要调解,都会找她帮忙处理。每当接到群众的电话,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因为在她的字典里,“群众”永远是她最关注的字眼。 

  上任两年来,王柯一心扑在活桥村的发展上,带领村民谋发展、共致富。她向上级争取资金,对村里49户有种养殖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为其送猪仔、鸡仔、羊仔和化肥,减少建档立卡贫困户种养殖成本,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同时,王柯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组建了劳务服务队,带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农闲时节到彭山各个园区务工,并为其提供劳务服务信息及技能培训,让有技术的贫困户实现“更优选择”就业。针对年老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她实施资产收益扶贫,积极为其争取与合作社签订合同,保障收入。  

  扶贫先扶志。除了带领村民发展产业,王柯还每月坚持在村里开展农民夜校活动,宣传惠民政策、农业生产方面等知识,并积极开展开展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基础设施帮扶、修建道路,方便群众出行及产业发展。 

    

  王志辉和贫困户进行交流。彭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背井离乡 援彝老父亲用镜头记录扶贫 

  2018年7月,王柯的父亲—王志辉,主动申请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保安藏族乡平原村,开启了两年援彝驻村生涯。 

  已56岁的父亲选择背井离乡援彝,让王柯及家人十分惊讶,在她眼里,父亲还有几年就退休了,该享福的年纪,却又一头扎进了扶贫工作。“在同一批援彝干部里,第一大的只比父亲大4个月。”王柯笑着说道。 

  到平原村后,王志辉住在村里办公室旁的宿舍,常忙到下午两三点吃午饭,几乎每晚失眠,和群众交流也存在障碍。然而,他深知作为一名援彝干部光荣与使命,迅速调整心态,克服困难,积极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驻村一年多来,在村两委的支持下,他积极参加并开展村里的“控辍保学”、计生”“禁毒防艾”“四好村创建和四好家庭创建”等工作,走访群众1000余人次,入户宣传200余户。 

  在开展扶贫工作的同时,擅长摄影的王志辉,还用相机记录下了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点滴。一年多来,他编制了如《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农民工的喜悦》等60余篇图文并茂的作品。其中,《哭嫁》《风雪夜归人》入选“越西县2019年迎春摄影展”,并被越西县文化馆收藏。“希望通过摄影将保安乡的美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保安、爱上保安,为彝区的脱贫攻坚贡献力量。”王志辉说。 

  谈及父亲,王柯满是崇拜与敬佩,“父亲是空军退役军人,常年坚持锻炼,虽然年近六十却硬朗依旧,身体素质比许多年轻人都还好。”虽然在不同的村驻点帮扶,但在扶贫攻坚路上,王柯父女俩一直坚持相互学习,每晚都会用微信视频通话,交流工作。 

  “最对不住的就是家人,顾不上照顾孩子和老人。”王柯叹了口气,所幸家人都非常理解、支持自己和父亲。“我会更加努力工作,成为孩子的榜样。扶贫路上常有沟沟坎坎,我和父亲会继续脚沾泥土、沉淀真情,携手决战贫困。”面对未来,王柯坚定地说道。 

责任编辑:zyy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