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武汉战疫日记】穿着防护服工作,饿了忍着,渴了忍着……

发稿时间:2020-02-14 14:3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西安2月14日电 2020年春节,疫情爆发,陕西137名医务工作者紧急集结,在除夕踏上援助武汉的征途,随后,又有三批来自西安交大一附院的医务工作者前往武汉。如今,他们已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奋战了多日,他们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了这半个月的见闻和感悟,传递医护人员战“疫”的勇气。 

  “我是一名护士,愿意到需要的地方去” 

  今天是我来武汉的第16天,医院派出的第四批国家医疗队133名战友来到武汉、来到我们身边,同赴战“疫”一线。 

  看到战友,我内心既担心又高兴,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来武汉面临什么,但是仍然义无反顾,一批又一批,没有人退缩。经常有人夸我们很勇敢,也总有人问我们怕不怕?答案是:怕,怎么能不怕,但我是一名护士,有治病救人的能力和使命,我愿意到需要我的地方去。 

   

  陈萍在战“疫”一线。西安交大一附院供图 

  回想来九院(武汉市第九医院)病房工作的半个月,这里就是我们的战场,我每天要做的工作,是我从业7年没有做过的工作,但是我没有因此而退却。因为这是“战争,特殊时期,完成组织交给我的使命,我义不容辞。穿着防护服工作,饿了,忍着;渴了,忍着;大小便,依然忍着…… 

  因为病人不能出病房,病人所有的饮食、起居、给药、治疗都需要护士协助。我们刚去的时候,病人喝水需要护士跑很远去接,有的病人用的是一次性纸杯,护士经常跑一圈就是一身汗。后来,经过我的建议,目前体温表固定床头,给病人做好宣教,让清醒病人随时关注自己的体温,有问题可以随时告知医务人员。给每个病房发放水壶,避免护士与病人多频次的接触,保护医务人员,也保护了病人。 

  针对护理流程,我们规范统一了护理文书的书写,梳理了各岗位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使大家明确了自身的工作职责……没想到我这一点点小举措,大家都给了不错的评价,他们说和以前比起来,工作规范了许多,我看到同组朋友的鼓励,也是很欣慰! 

  因为在隔离病房工作,我们被防护服紧紧包裹,特别是面对重症患者,他们都不知道我们长什么样子,但他们最想听到的就是医生护士的声音。有病人说,只要每天能听到我们的声音就行了。即使戴着手套,我也一定会去和每位病人握手,和他们说话,给予患者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关爱的力量,增强战胜病毒的信心。 

  还记得2月3日是我们重症组一位护士的生日,队长得知后,便邀请整个医疗队为她过生日,给她送了鲜花和自己做的生日蛋糕。大家戴着口罩唱起生日歌,特别的日子,特别的心情,既是为队友祝福,更是对自己打气。此刻,白衣天使们许下一个共同的生日心愿:“疫情过后,大家都能摘掉口罩呼吸最清新的空气。希望所有人健康平安!” 

  最近,医疗队最喜欢的一首歌:“在茫茫的人海,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个,在对抗疫情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余音绕耳,这也许就是所有前线医务人员心中的精神和信仰! 

  作者:陕西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西安交大一附院护士陈萍 

  “我以后一定到西安看你们” 

  自2月7日抵达武汉后,今天已经是第五天。我们接管的病区,每天有近六十位危重病患的治疗与护理,我们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忙起来脚不沾地,防护服下的衣服几乎湿透……但这些困难和压力都不能让我们退缩。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我们只能靠声音和动作彼此辨认。尽管如此,同事之间的相互鼓励,病人期待的目光与感谢,都使我在忙碌中感到温暖。 

   

  身穿防护服的白洁。西安交大一附院供图 

  每天的工作按部就班,可是今天早上抽血的时候,一件小事让我深受感动。当我像往常一样给病人操作时,一个老奶奶问我:“你们不是湖北人吧?你们是不是西安来的?”“太感谢你们了,我以后一定到西安看你们……”听到这里,连日的疲惫突然一扫而光,一股暖流涌上了心头。被认可的感觉使我温暖,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虽然每天的工作有忙碌、有疲惫、但也常常有温情、有感动……作为一名高年资护士,面对疫情奋勇向前,是我忠贞职守的誓言;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能帮助更多病患,是我最大的心愿。 

  作者:西安交大一附院援武汉国家医疗队护士白洁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