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应对复学焦虑 听心理专家支招

发稿时间:2020-03-18 14:0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8日电(记者 耿立君 张亚云)“医生,我最近变得易怒,整天满脑子胡思乱想,晚上睡不好,对声音特别敏感,您帮我看看呗……”当前,各地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稳定阶段,全国范围内的复学计划逐步提上了日程。但同时,也有人担心返程能否顺利,学校是否安全等问题。哈尔滨商业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张劲松近期接到不少大学生发来的复学求助信息。

  我读研的学校不安全?

  “原本期待的返校读研竟然夹杂着莫名的恐惧,担心返校的旅程,担心读研的学校是否安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年前已经收到某双一流高校热门专业复试通知的大四学生李蕾(化名)最近很纠结。

  李蕾的焦虑情绪导致她越来越烦躁。吃饭没胃口,白天打不起精神,晚上辗转反侧睡不着,做事情经常溜号。甚至还有胸闷气短和偶尔心悸,于是她怀疑自己出现心理问题,通过学校提供的网络平台联系心理老师求助。

  在张劲松看来,李蕾已经处于疑似神经症状态,疫情则是直接诱因。他解释,李蕾考研前的生活非常单调,但好在有精神寄托。寒假返乡后,防控措施越来越严,把她和爷爷阻隔在乡下的老宅中,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导致恐惧和焦虑迅速上升。

  经过学校心理老师的耐心辅导,李蕾开始反省自己个性中的不足,逐渐增添当下的生活内容,为解除自我聚焦创造必要的条件,适当补足过去生活中缺乏的要素,目前已有较大改善。

  我有焦虑症:不必返校?

  大学生王丽(化名)放假回家初期心情一直不错,但疫情开始后逐渐恐惧起来。尤其是临近小区出现了疫情后,她对疫情高度关注,每天花大量时间收集疫情信息。变得易怒,她整天胡思乱想,晚上睡不好,对声音特别敏感,甚至希望疫情不要结束,不必返校。

  张劲松说,疫情带来的应激反应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对于王丽这样性格内向胆小的女孩而言,平时本身就比较敏感。疫情带来了不安全感,也切合了她远离人群的心理欲求,可以不再面对难以应付的人际交往。现在疫情临近尾声,返校的日子越来越近,她的焦虑反而比原来更高。

  疫情导致情绪问题?专家为你支招

  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佟玉英表示,人们从居家隔离到重返学校、岗位,情绪和心态也会发生变化,心理上需要一定的缓冲期,不少人在担心环境是否安全;害怕与人接触传染;担心自身防护措施不到位被感染等。这些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焦躁、睡眠障碍、无精打采、恐慌等负面情绪。

  佟玉英建议,面对不能返程复工复学,产生担忧、焦虑、失眠等情绪均是正常心理反应,成年人要学会自我觉察,觉察自身的情绪状态,如果紧张、焦虑、睡眠障碍等长期不能缓解,或者出现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无法正常工作学习,自我调节不能缓解,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家长也要觉察孩子的状态,因即将开学的压力而产生睡眠严重失调、食欲明显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反常行为,一定要耐心与孩子沟通,并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

  春天已经来临,不如从当下开始,在保证防疫安全的前提下,走出家门,适当与他人交流,恢复正常的生物钟运转。

责任编辑:徐彩侠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