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张应龙:用科技唤醒生态的自我生命力

发稿时间:2022-11-08 13:2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西安11月8日电 (记者 张亚云)在当地人眼里,他是“全国劳动模范”,放弃高薪返乡治沙,带领乡亲们摸索出了致富新路径;在外界眼里,他是“治沙疯子”——扎根毛乌素沙地20年,成功让42.8万亩沙海化为绿洲,治理区林草覆盖度从3%提高到65%,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七大最美沙漠(地)”。  

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受访者供图 

  但在张应龙自己看来,“科技工作者”许是较为贴合的标签,因为今天取得的一切成果,皆源于科学的治沙理念。 

  张应龙,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陕西均良土壤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受访者供图 

  巧借科学之力 因地治沙 

  “把沙子当作敌人一样又防又治是传统治沙观念,山水林田湖草沙本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想还原沙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必须学会护沙、用沙,让植被自我繁衍,生态自然循环。”张应龙所提到的,正是他这些年一直践行着的科学治沙理念——从防沙治沙到护沙用沙,再到实现生态的循环利用。 

  如今,张应龙所承包治理的秃尾河源头圪丑沟流域沙地,一派水丰草美,被游客惊叹为“毛乌素中的马尔代夫”。但在二十年前,这里漫天黄沙,寸草难生——因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而饱受风沙水土侵蚀,土壤环境极其恶劣,退化了一千多年的生态早已失去了植物自然生长的必备条件。 

2003年治理初期与2012年治理后景象对比。受访者供图 

   “在这里植树造林,靠蛮干不行,必须巧借科学之力。”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是张应龙在黄沙中苦干多年逐步摸索出的经验教训。 

  这些年,他从“单打独斗”转为与科技主体开展合作,一方面建成各类生态实验站、监测体系,并通过协会大力引进土壤、水文类专家学者,研究毛乌素沙区水文地理特征,用科学的方法因地治沙;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推出生态经济林模式、林下养殖模式、林下食用菌天然生产模式等,形成新的林下经济,令沙地创造价值,让老百姓享受生态建设的红利。 

  从基础环节入手 破解生态难题  

  一系列治沙实践,绘就了一幅跨越近二十年时间的治沙长卷,而其中最生动的一笔,或许应是张应龙对微生物科技的探索。 

  在多年植树造林过程中,张应龙发现:植物的枯枝落叶,必须通过微生物来有效地分解成养分和有机碳,这样土壤才能肥沃,植物才能长好。“养分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破解养分难题的核心,就在于微生物研究。”这样就能有效改良土壤性能,提升土壤承载力,使沙地人工林更好适应自然。 

  此外,“榆林治沙工作基于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展,而三北防护林工程承担着维护国土空间战略安全的要责,但这样一个宏大的战略工程,目前科技支撑却不够,比如林子里出现的一些退化现象,就是因为针对微生物的研究体系没建立起来。”这也让张应龙近年来愈发觉得:投身微生物领域的绿色科技创新,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在此契机下,2017年,张应龙成立了陕西均良土壤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均良)并入驻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开启了“微生物改良土壤”的研发推广之路。“微生物难题是中国人工造林无法绕开的一个坎,我们希望对此进行科技创新,这也是成立陕西均良最朴素的初衷。”  

    “10字秘诀”开启微生物研发 

  微生物的研发如同制药,过程漫长而艰辛,但张应龙充满希望。 

  他一方面积极对接中国科学院、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等科学院所,与专家教授、杰青优青开展科研攻关合作,夯实人才基础,另一方面搭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野外监测站等科研平台,让更多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但其实,做科技研发不是最大难题,目前我们所不熟悉的是市场转化。”正因如此,张应龙在公司成立之初,便将公司落地在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总窗口——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借助秦创原的平台资源以及沣西新城所提供的科技孵化服务,实现科技成果面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转化。 

  如此一来,他的“10字秘诀”——人才、平台、项目、成果应用,便最终实现了有机统一。 

微生物技术资源化畜禽养殖。受访者供图 

  如今,陕西均良研发的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等产品,在改良土壤结构、减少土壤虫害,促进作物稳产增质方面成效斐然,并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实现了有机废弃物转化利用,目前已拥有相关授权实用新型6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去年,我们在技术上实现了一个大突破,首次在榆林、宁夏地区种植出了牛肝菌和松茸菌,大概一亩地产量在200斤到300斤之间。”张应龙欣喜地介绍,这一新兴产业模式,将为国内干旱半干旱地区解决生态难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方向。 

基地种植的食用菌。受访者供图 

  基于应用进行研发,再让一切科研成果,最终回馈于事关民生福祉的生态建设中,这是张应龙做绿色科技创新的鲜明理念,也是他身为一名老党员所秉持的信念。“总书记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此我深有感悟。绿化好了,生态安全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也就上去了,这些是我在一线的治沙实践中能够亲眼见到的景象。” 

  这些年,张应龙利用科技创新,成功发展苗木繁育、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累计帮助周边村民增收达8000多万元,每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改变了区域农民的生产方式和收入结构,也真正通过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带动了一方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但谈到这些成就,张应龙觉得不应过分夸大个体作用,而要看到整体环境的改善。“最大的感受就是近十年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以及构建的服务型营商环境,比如我们通过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有效提升了由科研成果向科技产品的转化效率,并通过平台资源建立了更广泛的科技合作。” 

  近两年,陕西均良所研发的一系列微生物相关的科研成果,相继入选了陕西省科技厅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等平台,在更广阔的空间继续着绿色科技创新的探索和实践。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沣西新城供图 

  这一幕也是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打造从企业成果转化到构建全方位科技服务支撑,深入践行“两链”融合的缩影。未来,还将会有众多像张应龙一样的科技创新主体,在这里实现梦想。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