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江西大余:追寻阳明足迹 践悟阳明文化时代内涵

发稿时间:2024-11-29 12:1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赣州11月29日电(张欣苑 记者 邓洪海)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青龙镇赤江村章江河畔,有一座四角飞檐的小亭子,其间立着一块石碑,上书“王阳明先生落星处”。这里,正是明代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陨落之地。11月28日,“传文化薪火 奏时代强音”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采访团来到大余,追寻一代大儒立德、立功、立言的足迹。

  大家在陈列馆聆听王阳明平定匪患历史。大余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纵观王阳明一生,他在赣南度过的时间仅短短4年,但这4年却是王阳明一生辉煌的4年。他在这里平乱、治理、施教,立下‘破山中贼’的事功,悟得‘破心中贼’的心法。”大余县博物馆馆长黄敏一边带着采访团成员走进南安府衙陈列馆,一边介绍王阳明平定匪患的历史。

  据悉,为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南安历史文脉,大余县大力建设南安府衙陈列馆。今年初,该馆正式揭牌开放,成为赣州市首个全面反映府衙历史文化的陈列馆。馆内,采访团成员通过一张张图片及一帧帧影像,深入了解当年王阳明平定南赣匪患的历史。

  “王阳明不仅能征善战,还能管善治,通过推行‘十家牌法’,消除了‘贼寇’的耳目。”黄敏说,“南安府匪患尽除后,王阳明想要尽快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于是颁布《南赣乡约》,推广到南安四县。其中‘要求百姓自我约束’‘不以奢靡之风度日’‘推举德高望重之人进行自治’等条款在现在看来,依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

  阳明文化志愿者铺立的“光明碑”。大余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一生思索如何‘破心中贼’,并不断践行。他在镇抚赣州期间,立阳明书院,重修濂溪书院,办社学,讲学于通天岩、观心岩等,当时学风浓厚,盛极一时。”黄敏说。如今,在王阳明陨落之地,不仅矗立着“王阳明落星地纪念碑亭”,还有一块全国各地阳明文化志愿者共同铺立的“光明碑”。

  今年8月,阳明心园项目开工,总建筑面积约21000平方米,包含历史文化交流中心、民俗纪念园、阳明科普基地等,将于2025年10月完工。“阳明文化在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变得更为清晰。我们希望通过阳明心园项目,让阳明文化可感可知,让更多人深入立体地了解阳明文化,践悟阳明文化的时代内涵。”大余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小琴说。

责任编辑:姜文山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