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从老一辈到新一代:东江源头生态守护者的接力

发稿时间:2025-03-02 22:1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在茫茫林海中,有这样一位守护者,他以山林为家,与鸟兽为伴,即使被虫咬、被威胁、被误解,仍坚守45载,春秋无悔……”3月1日,当龚隆寿缓步登上领奖台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在场人员注视着这位身着迷彩服、脚穿解放鞋的老人,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年是东江水供港60周年。当天,“同饮东江水·共护东江源”东江水供港60周年东江源头公益行活动在江西赣州安远县举行。活动特别设置“爱源护源奖”“爱心公益奖”,旨在感恩回馈在东江源生态保护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爱源护源的行动当中,携手守护碧水青山。

  “爱源护源奖”颁奖仪式现场。安远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6名“爱源护源奖”获得者中,既有三百山护林员龚隆寿、东风水库管理员卢新禄这样40余年如一日守护源头的老一辈,也有讲解员古粤萍、保洁员陈国良这样朝气蓬勃的“90”后青年。不同年代、不同职业的他们,此时并肩站在领奖台上,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源护源”大使。这不仅是荣誉的汇聚,更是责任的传承与担当的接力。

  龚隆寿今年66岁,1979年退伍返乡便成了护林员,多年来,他管护着40多万亩山林,巡山里程超12万公里,穿破150余双解放鞋。巡山之路充满艰难险阻,他却总是积极以待:面对村民上山砍柴,他耐心劝说;面对盗伐者威胁,他毫不退缩;山林的寂静与孤独,他默默承受……他深知,自己守护的东江之水,自北向南流入广东和香港,滋养哺育着大湾区人民。

  龚隆寿与青年学生提水浇灌同源树。张欣苑 摄

  “没有好心态,护林工作干不好,做事要讲究方法,对人不能急躁。”龚隆寿质朴的话语里,饱含着多年来积累的智慧与经验。得益于这一理念,他的工作逐渐从最初不被群众理解,到后来得到群众支持,更带动了一批又一批人加入爱源护林行动。如今,龚隆寿所在的护林队已有65人,年轻队员占了一半多,他们正逐渐成长起来,接过接力棒,继续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

  生于1997年的古粤萍,是这批获奖人员中最为年轻的一位,却已然成为东江流域新一代护源人的优秀代表。2019年,她从繁华都市回到家乡,经过培训考核,成为三百山景区一名讲解员,向来自各地的游客讲述东江源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的美丽与珍贵。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讲解2000余场次,服务游客4万余人次。

  古粤萍带领游客行走在山间。安远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即便已在岗位上工作了七年,古粤萍仍然精心准备每一次讲解。她会根据不同游客群体定制宣讲内容,在游览途中巧妙引导游客互动思考,传递爱源护源理念。“很多游客一开始仅把三百山当作旅游景点,参观过程中才知道这里是东江源头,特别是大湾区游客,深入了解这里的重要意义后,总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觉得这份工作特别有价值和成就感。”古粤萍说。

  古粤萍坦言,刚来景区工作时,常听说老一辈人的护源故事,特别想见见,后来在工作中接触后,发现他们都非常质朴,一心只想干好工作、守好源头,很纯粹很坚定。“曾经我时常问自己,能否像龚叔一样长久坚守,现在的我没有这种犹豫,我能肯定地说,我可以,而且希望能更久。”古粤萍表示,今后将扛起属于青年一代的生态担当,像老一辈护源人一样,保持初心、坚守岗位,把源头故事讲得更加精彩,汇聚更多爱源护源力量。

  东江源头青山叠翠、碧水长流。安远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些东江流域“爱源护源奖”获得者的故事,其实是东江源头万千守护者的生动写照,不管是老一辈还是新一代,都怀揣着同样炽热的护源之心。正是他们的坚守与付出,东江源才得以青山叠翠、碧水长流,粤港居民才能用上清澈的东江水,即使过了60年,还是一样甜。(张欣苑)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