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陈雨佳:建设智慧乡村 推动乡村数字化转型

发稿时间:2025-03-05 10:0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张亚云 见习记者 夏烯然)过去的一年,陈雨佳很忙。她带领村民种水稻,在网上直播卖米;她参加检察机关听证会,想让留守儿童有更好的法治教育;她释法说理调解纠纷,努力把群众的矛盾化解在基层…… 

  从校园里的一名体育教师到村里的“种米姑娘”,从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到全国人大代表,陈雨佳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在黑土地上用新思维、新技术激活传统农业。今年全国两会,陈雨佳带来“建设智慧乡村,全面推动乡村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建议。 

  “我觉得在乡村地区推动数字化转型,能够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提升乡村治理的水平,改善农民生活的质量。”全国两会前夕,陈雨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同样离不开数字化在农村各领域的应用。 

  对于数字化、信息化给乡村带来的改变,陈雨佳深有体会。2016年,在城市担任体育老师的她放弃了让村里人羡慕的工作,回到了家乡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担任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她给自己的微信号改了一个新名字——种米姑娘。 

  白天,陈雨佳在地里和村民们一起育秧、插秧、施肥,晚上回到家开始研究,怎么把地里种出来的好大米卖出一个好价钱。多年来,陈雨佳坚信“黑土地不缺农民,缺卖好产品的‘新农人’”。她提出“种植+电商+文旅”三产融合模式,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让石板田里的有机大米走出了深山。 

  在推广石板大米的同时,陈雨佳带领村民发展观光农业,将万年火山、鱼米之乡、有机水稻呈现给客户,推动订单式种植模式。如今,合作社吸引本村及周边村民157户入社,带动本村及周边农民就业,种植的石板田有机水稻从最初50亩扩大到1800亩、亩收入近万元,年销售大米300余万斤。 

  陈雨佳抓住信息化带来的机遇,线上搭建网店矩阵,运用直播短视频直观呈现石板稻田生态。在线下,陈雨佳和老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春赏稻田、夏游乐园、秋收研学、冬玩冰雪”的四季旅游矩阵。 

  “我们村建设了稻田景观栈道、风车水车公园、沙滩浴场等景点,同时配套开发特色民宿。去年,村里还增设稻田观光小火车游览项目,推行小龙虾稻田养殖项目,实现‘一田多收’,为农户增收拓宽了路径。”陈雨佳说。 

  种米姑娘在村里的坚持与创新,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力量。在她的引领下,宁安市有100多名大学生走上返乡创业的道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从事大米种植、山货销售和乡村旅游等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陈雨佳说,乡村振兴需要青年扎根土地,用新技术、新思维激活传统农业。在她看来,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人的振兴。陈雨佳打算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加大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训。 

  “人才储备是核心,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制定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训计划,鼓励高校、职业院校开设农村电商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适合农村电商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为推动乡村的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陈雨佳说。 

  从关注本地农产品销售困境,到探索“旅游+农业”模式实现石板大米品质升级与产业融合,再到系统化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与农业发展一直是陈雨佳关注与奋斗的重点。今年两会期间,陈雨佳将持续关注三农领域,包括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特色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升级,让“小农户”更好地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 

  “我坚信,通过科技赋能与创新实践,黑土地上的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陈雨佳说。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