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要闻 >> 正文

河南省商城县汪桥镇: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群体

发稿时间:2025-04-02 17:0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春日的大别山北麓,河南省商城县汪桥镇的青山绿水间,几位满头银发的特困老人在该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围坐闲聊的笑声,与不远处思乡谷中孩童赏樱嬉闹的声音交织,勾勒出一幅幸福乡村的生动图景。这里,一场以特困供养护理改革为支点,撬动产业融合、生态增值、民生改善的实践,正为乡村全面振兴写下鲜活注脚。  

图为思乡谷满山樱花盛景。商城县宣传部供图 

  养老改革破题: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 

  据了解,河南省商城县汪桥镇的特困供养人员曾面临“补贴分散、监管缺位、服务低效”的困境。2022年起,该镇以“5+4+N”模式破局:党委领导、公司运营、社会参与,将护理补贴资金统筹使用,引入专业养老服务企业,组建“老爱笑”护理团队,为全镇346名特困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全失能者集中供养,半失能者上门护理,自理者定期关怀,服务覆盖率达92%以上。 

图为汪桥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何青 摄 

  改革背后是机制的创新。汪桥镇实施“党委领导、公司主导、政府监管、医院参与、高校支持、群众自愿”的“六大融合”养老机制,形成“资金集约化、服务清单化、考核常态化”的闭环。护理员从留守妇女中择优选拔,经培训持证上岗,既解决就业,又提升服务质量。如今,老人们仪容整洁、精神焕发,曾经的“愁容”化作“笑颜”,成为乡村文明的一扇窗口。  

  产业赋能:绿水青山激活“多元经济” 

  养老改革的溢出效应,催生了产业融合的“化学反应”。在河南省商城县汪桥镇鲍楼村七彩农林观光园,返乡能人刘元好带领村民发展生态种养,450亩果园四季可采摘,鸵鸟、孔雀等特色养殖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带动周边百余户村民增收,成为商城县2A级景区和研学基地。该镇思乡谷景区则以樱花为媒,发展“花经济”。据了解,该镇2011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凡农林有限公司,种植了以晚樱为主的27个品种170万株苗木,打造了1.1万亩的山林苗圃基地。当地通过举办“樱花节”,吸引周边城市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在景区中重点推介以“汪桥八珍”为代表的商城农特产品,带动全县农特产品扩市场、提质量、树品牌。景区与养老服务中心相距不远,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康养”的全季旅游业态。  

图为思乡谷景区游客正在赏樱花。何青 摄 

  政策引领:乡村振兴的“汪桥答卷” 

  河南省商城县汪桥镇的实践,呼应了国家关于“优化城乡发展格局、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部署。通过整合养老、生态、文化资源,该镇探索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路径:以养老改革兜底民生,破解农村弱势群体照料难题,夯实社会稳定基石;以产业融合激活动能,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乡村旅游、特色种植等新增长点;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通过村集体入股、能人返乡,构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联结机制。 

图为七彩农林观光园。商城县宣传部供图 

  从特困老人的笑脸到花果满山的田园,从护理员的细致服务到游客的欢声笑语,河南省商城县汪桥镇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诠释了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群体。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养老事业与特色产业比翼齐飞,正书写着“民富景美、业兴人和”的时代答卷。(何清)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