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要闻 >> 正文

精神的力量|“问渠那得清如许”:红旗渠畔的时代回响

发稿时间:2025-04-20 19:4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  一渠碧水穿山过,精神力量砺后人。4月18日,“精神的力量——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红旗渠精神发祥地河南林州市启动,来自中央新闻网站河南省主要新闻媒体采访团,深入太行山深处,探寻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与青春回响


图为红旗渠纪念馆。张朝阳 摄

  18日晚,河南省林州市世纪学校报告厅内,一场特别的演出——少年版话剧《红旗渠》正在上演。一群稚气未脱的青少年,用真挚的表演再现了当年300名青年突击队员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青年洞”的艰苦卓绝与豪情壮志。舞台上,青少年模仿着前辈挥锤打钎的动作,喊着嘹亮的口号,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生动再现。台下热血沸腾,掌声不断,建设者的初心和使命深深触动着每个人的心灵,大家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图为少年版话剧《红旗渠》朝阳 摄

  这场话剧,恰是时代的精神回响。从红旗渠纪念馆到青年洞、再到石板岩镇高家台及谷文昌纪念馆,那段惊心动魄的时代故事徐徐映入眼帘。

  在红旗渠纪念馆内,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段段珍贵的影像资料,无声诉说着当年十万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建成“人工天河”的伟大创举。详实的史料生动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的孕育过程。


图为红旗渠标志性工程青年洞。何青 摄

  红旗渠总干渠咽喉工程——青年洞沿着紧贴悬崖的渠岸行走,俯瞰是深谷,仰望是峭壁,当年修渠的艰险场景仿佛就在眼前。触摸着冰冷坚硬的石壁,更能体会到“劈开太行山”之不易,更能理解“决心、信心、恒心”之宝贵。青年记者张霞感慨地说:“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把这种艰苦奋斗、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精神发扬光大。”


图为红旗渠之畔。张朝阳 摄

  红旗渠纪念馆的沉浸式学习,到红旗渠青年洞的实地感悟,再到观看少年版话剧《红旗渠》的深刻触动,一次次的感动也是精神的洗礼。青年游客们纷纷表示,红旗渠不仅是物质的水利工程丰碑,更是精神的力量象征要以此为动力,摒弃骄娇二气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工作实践,像前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该主题活动由河南省委组织部、省委网信办指导,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安阳市委网信办主办。线下主题活动,将全方位展现焦裕禄精神大别山精神等时代内涵张朝阳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