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姜文山)近日,多家媒体记者走进位于河北廊坊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实地探访这一以《红楼梦》为核心内容的大型沉浸式文化项目。该项目通过21场总时长超过800分钟的沉浸式演出和108个情景空间,创新演绎中华经典文学,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作为国内规模较大的戏剧主题文化综合体之一,“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自开放以来吸引大量观众。据园区数据,自2023年7月开园至今,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已累计演出超2.3万场,戏剧观演人次超1200万人次,其中今年国庆假期客流超过四十万人次,成为京津冀地区备受关注的文化新地标。

图为游客在景区打卡拍照。中国青年网记者沈柏锋摄
项目总导演王潮歌表示,创作初衷并非复刻原著情节,而是聚焦“每一位读过《红楼梦》的读者”,让观众在观演过程中实现与经典的对话。“这座城的主角不是曹雪芹,也不是贾宝玉或林黛玉,而是270年来所有阅读《红楼梦》的人。”她强调,团队致力于鼓励观众在与传统的对话中表达自身对经典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当代理解。
与传统剧场相比,该项目的戏剧表演打破舞台与观众席的界限,构建虚实交融、移步换景的观演空间。在“读者剧场”中,三个现代读者与书中人物展开跨时空对话,借由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故事的重新演绎,映照当代人对命运、情感与选择的共鸣,让观众在平行时空中完成从“书中事”到“心中事”的情感转化。
此外,园区内设有“其文若何”“桃花冢”等多个主题情景空间。“其文若何”以红色座椅与《红楼梦》文本镂空结构组成天井,白天可仰望天空,夜间配合灯光投影展示经典语句,营造沉浸式阅读氛围;“桃花冢”则通过色彩与景观设计还原“黛玉葬花”场景,增强观众对原著意境的感知。

只有红楼梦演出剧照。中国青年网记者沈柏锋摄
著名红学家蒋勋曾将《红楼梦》比作“青春大观园”,认为其承载着少年情怀与生命之美的深刻意蕴。为吸引更多年轻人理解并走近这一文学经典,“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在传播方式上开展了多样化探索。据品牌经理方圆介绍,项目尝试运用贴近青年群体的网络化语言和新媒体传播形式,增强内容的亲和力与互动性,提升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
这种吸引力也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文化参与。梦廊坊国际戏剧公园度假区总经理胡锋介绍,项目开城两年多来,已累计接待研学师生约13万人次,与上百所中小学及高校建立了研学合作关系。“许多老师反馈,学生在沉浸式体验后对《红楼梦》的兴趣显著提升,有的甚至主动提出要买一本原著回去阅读。”胡锋说。

只有红楼梦演出剧照。中国青年网记者沈柏锋摄
廊坊市文化和广电旅游局副局长王鹏飞表示,戏剧幻城带动了廊坊从“过境地”向“目的地”的转变。项目运营以来,有效拉动了本地住宿、餐饮、交通、文创等配套消费,形成了以戏剧幻城为核心的文旅消费生态圈。他介绍,廊坊目前正在围绕这一IP,持续拓展文创开发、研学旅行、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推动廊坊从“文化资源富集”走向“文化动能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