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探访四海唐人街:以“四融”理念 拓展文旅融合新篇章

发稿时间:2019-04-12 15:2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西安4月12日电(记者 代红玉)4月28日,古城西安的又一张亮丽新名片四海唐人街将开街,自2012年筹备至今,七年磨一剑。届时,“唐人街”将从“四海”赶至古都西安,承袭大明宫遗址公园唐朝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的地缘文脉,结合城市文旅生活新概念,以“融文化、融美食、融潮流、融产业”的“四融”发展理念,拓展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四海唐人街效果图。陕旅集团供图 

  通融四海 文化为魂 助力丝路文化高地建设 

  汉唐以降,丝绸之路、万国来朝……历史长河中“走出去”“迎进来”的印记,昭示着中华血脉里流淌着包容大同之基因。起于古长安、止于罗马的“古丝绸之路”,成为2000多年前连结亚欧大陆东西方古代文明的交汇之路,也开启了华夏儿女对外探索交流的步伐。因着盛唐巨大的海外影响力,“唐”在宋代已成为海外诸国对中国的代称,海外华人引盛唐之豪自称“唐人”,唐人街顺势成了华人在他国聚居的代名词——彰显了华人奋斗精神的文化鉴证。 

  2000载岁月轮回,“一带一路”倡议传承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以文化为魂,将亚欧非大陆再度连接。作为有着“丝绸之路起点”和“华夏文明之源”的双重文化身份的城市西安,为建成丝路文化高地,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深度挖掘并积极推广中华文化价值。在此契机下,四海唐人街将澳洲、欧美、南洋、北美以及中国近现代五种风情汇聚一堂,在古城演绎城市文旅生活新序曲。 

  为保证“血统”纯正,四海唐人街的方案由美国MG2设计公司担纲,该项目集世界著名唐人街异域风情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建筑元素于一身,营造出寓意通融四海的唐人街盛景:涵盖五大唐人街牌坊、九个独栋建筑、三大下沉式主题广场。其中,在项目入口处精选五国唐人街牌坊1:1原型作为项目标志,既承载了早期华人开拓华埠时期的简朴记忆,同时还镌刻着中华儿女四海追心的赤子情怀。 

    

  唐人街牌楼。陕旅集团供图 

  “24小时不打烊街区”升级“食”味 唤醒古城月光经济发展活力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夜生活”成为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月光经济”成为热议词汇。“月光经济”是体现城市活力、衡量一座城市经济繁荣程度的“晴雨表”,也标志着一座城市的发达程度、开放性与吸引力。 

  南京1912、上海新天地、成都宽窄巷子可谓是国内发展“月光经济”的佼佼者,四海唐人街在差异化学习样板的基础上,以文化社交为引领,将“融”的包容理念同样寄寓在餐饮业。台湾市民夜市以及回坊风情美食交相辉映、“米其林”和“唐人生鲜”相得益彰,不同“食”味,唤醒城市“夜”活力。“24小时不打烊街区”正为西安发展月光经济迈出了探索性的新一步。 

  

唐人街牌楼。陕旅集团供图 

  以潮流为韵 跨界为律 奏好区域文旅发展行进曲 

  除零售、餐饮及服务业外,四海唐人街创新商业思维,跨界引入商业新业态“文化体验”,重塑商业新格局,以潮流社交为韵、跨界业态为律,奏响区域带动文旅发展行进曲。 

  “书香”尽显城市内涵,“促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之城”是西安建设丝路文化高地的重要内容。在四海唐人街,大型新华书店四海书城的入驻,将带动区域文化建设,满足5公里以内市民的基本阅读需求。人们款步于此,换一颗求知之心,慢耍一隅,用时间贩卖美好生活。 

  此外,顽色艺术空间将为有文艺调性的人群带来相遇创意与灵感的机会;荷苗艺术中心将采用“儿童戏剧+艺术教育”模式,为西安青少年追求艺术梦想搭建舞台;洛克公园作为首个全天候室内运动公园,将引领城市新运动热潮;首进西安的天空之城,可以让西安市民在家门口独享来自欧美家庭游乐风格的亲子之乐。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卓越追求,四海唐人街以潮流为韵、跨界为律,重塑了崭新的商业新格局,助力区域文旅发展。 

  融合产业模式 探索文旅小镇发展新思路 

  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西安“一带一路”机遇,四海唐人街与未央区政府采取共建模式,在传统商业平台基础上,创新产业发展理念,致力于把四海唐人街建设成为西安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文化企业孵化器,进一步探索城市中心区文旅小镇发展的产业模式。 

  “四海唐人街”将创新设计理念,把握商业建筑尺度,利用现代科技等的手段,赓续传统生活方式,继承传统街区文化,用心营造“小集市”型的街区购物体验场所。游客及市民游走于一巷,便恍若穿越五洲四海,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体验不同文化。 

  以“唐人街”四海追心情怀为“引”,以大同包容文化为“魂”,通融四海,跨界业态发展,四海唐人街正以“拥抱世界,致敬中华传统之美,照亮未来之路”的态度,亮出古城文化新名片。 

责任编辑:zyy
加载更多新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