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成都成华和美社区:层层“人情味”香气四溢 共建共享“丰收”年

发稿时间:2019-09-27 09:3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和美小孩在秋千上享快乐童年(资料图)。和美社区 供图

  中国青年网成都9月27日电(记者 叶心怡)如今,随着城市与社区的不断发展变化,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丰收有了更丰富的含义,更多展现人民内心的获得感。

  这不,在成华区保和街道和美社区,居民就说,他们迎来了一个社区生活的“丰收年”。

  “我们心中最好的社区”

  一大早,和美社区的居民余蓉就走出家门,往社区的健身房走去。她穿着黑色健身服,踩着一双球鞋,将手中的擦汗巾往肩上一甩,看了看墙上的钟心中想到:“今天要练到10点。”

  环顾健身房窗外的风景和室内的环境,余蓉只觉心满意足。作为社区的一分子,她似乎有很多的话要说:“全成都,我们社区在我心中就是最好的,跟它的名字‘和’‘美’一样如其名哦。不仅社区环境优、配套设施全,就连我们邻居的关系巴适的很(好的很)。”

  和美社区和美·家。和美社区 供图

  作为仅成立6年的“年轻”社区,和美社区常驻居民达到了8万余人,可以说是成都市外来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纯商住新型社区之一。这带来的直接问题便是:异质化程度高,邻里互动少,组织动员难度较大。且社区又以中青年群体为主,他们对生活宜居度、舒适度要求较高,多层次、个性化的高品质服务需求也较多。

  居民在社区内查询事务。和美社区 供图

  “原来的社区环境虽不是脏乱差,但也存在着环境绿化不够、交通不便、医疗资源缺少的问题,各个方面都难满足。”作为外来人口代表之一,余蓉也曾面临过种种生活困境。2年前刚生下宝宝的她,每次要给孩子打疫苗,都要辗转几趟公交车、排上半天的队才能打上。“现在完全变了撒,要啥子有啥子,打疫苗就在家楼下打,基本不用排队。”

  谈起社区的变化,余蓉感到很骄傲。因为在打造社区时,每当进行居民调研时,她总是第一时间提出了诉求,如今,愿景成为现实。

  环境优美的和美公园。和美社区 供图

  同样,32岁的刘妮娜也为此感到骄傲,因为她也是和美社区优化的见证者之一。2017年,她以社区规划师的身份来到了和美社区:“我们围绕社区有变化、居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目标,在社区规划改造前期做了很多的工作,尤其是居民调研。”在前期规划方案形成后,2018年3月社区正式动工改造、10月正式投入使用。看着社区一点点的变化和居民脸上的笑容,和美社区之于刘妮娜,不仅是一个居民生活的场所,更是一个和谐宜居的大家庭。

  居民们在社区内玩耍(资料图)。和美社区 供图

  “在和美,一切刚刚好”

  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人,而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落脚点,它的发展治理更需要居民的全方位参与。成华区作为成都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大的主城区,正从以“生产”为主的传统老工业区向“宜居宜业”为本的现代化城区转型发展,因此,社区发展治理更需要从解决居民生活实际问题出发。

  刘妮娜认为,做好社区发展治理工作除了要做好基础改造工作外,必须要扎根到居民中去,了解居民真情实感、真实需求以此达到共建共享,让每一位居民成为社区治理团队中的智囊,聚民之智,办民之事。

  余蓉在当时就表现的极为积极:“我建议整个卫生院、母婴室、亲子乐园、图书馆,有一些地方设计也不合理不方便出行,如果能有个健身房......”在收集居民们的建议后,和美社区的专家团队和规划师们一一进行分析研判,进行规划。

  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去年3月,和美社区终于动起来了!规划师和居民参与了全程:首先拆除公共区域有碍空间开放的围墙,新打通断头路3条,新增添绿地26800平方米,新建成休憩驿站3个,并设置了城市景观小品,把街区内部空间变成开放共享、环境舒适、体验丰富的公共空间。街区景观布局上,充分挖掘天府文化禀赋,塑造“和美”独特生活美学,社区处处布满“熊猫文化”美化氛围。同时,还利用党建联席会议平台链接教育、医疗、银行等7大类100余项生活性服务资源,将原来分散在区和街道两级社保、住房、民政、就业等8类28项服务集成到党群服务中心,构建起15分钟社区便民服务圈。建立“1+3+N”党建引领居民小区治理机制。

  “我朋友经常来找我耍,看到我们社区他们都羡慕的很,有的都想搬到这里来住,我和我老公还盘算要不要再在这里买套房子呢!”余蓉弯弯的眼睛中满是笑意,在她洪亮的声音中,透出了一股强烈的获得感,她用“丰收”来形容了她内心的喜悦。

  刘妮娜则在采访中表示,编织“亲而融”的社区场景,打造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生活社区”,是她们在规划时编织生产生活场景,深入探索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和美”表达,真正实现“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发展模式。

  “我和老伴搬到这里没多久,这里环境好、有人情味,有啥子问题走几步路就能解决”今年68岁的王齐家在社区医疗点治疗时告诉记者,“这里离得近、费用低、服务好,我不想再去哪里了,就在和美,一切刚刚好。”

  两年的时间,成华在现有制度和案例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复盘、总结,实现了理念、制度、路径三大创新,成华区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华区注重发动群众及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空间改造,打造熟人社会、和谐邻里,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根本性转变。同时转化政府单一投入模式为政府引导投入模式,积极调动辖区居民、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的多元投入。原来的社区规划通常是政府行为,居民互动参与不足,导致对居民需求把握不到位、回应不精准,更难以形成情感联结。成华社区规划三级队伍体系有效将居民需求与专业规划互动结合,构建真正的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如今,成华社区规划工作模式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探索了“成华路径”,为特大城市治理提供了“成华样本”。

责任编辑:耿立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