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长庆油田采油五厂驱油新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

发稿时间:2020-09-09 17:0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长庆油田采油五厂推进技术创新。陶丽丽供图

  中国青年网西安9月9日电 2020年,按照立足水驱、改善水驱、技术储备的工作思路,长庆油田采油五厂持续推进提高采收率技术试验,通过开展黄3区CO2驱油、纳米水驱油、表活剂降压驱油等新技术试验,为姬塬油田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截至目前,驱油试验区日增油32.2吨,累计增油17270吨,累计降水21202m3。

  长庆低渗透油田以注水开发为主,水驱储量和产量均超过96%,素有“磨刀石”的“美名”。而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由于渗透率低、毛细阻力大等特点,常规注水困难,特低、超低渗区域扩大波及体积面临着巨大技术挑战。

  挑战意味着创新。近年来,“纳米驱油剂通过破坏水分子氢键,将普通水变为小分子水,即纳米水;就像挥舞的小‘笤帚’一样,让滞留在孔隙中的剩余油‘清替’出来,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采油工艺研究所提高采收率室主任介绍。自集团公司研究出“尺寸足够小,降低注水压力,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洗油效率”的纳米驱油剂后,油田公司2018年11月在该厂开展先导试验1口,目前已形成“10注35采”的规模,见效油井9口井,日增油7.1吨。

  油田稳产,做好注水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姬塬油田长*油藏高压欠注井多、地层能量不足、驱油难度大,同时常规酸化(压)措施成本高、安全风险大、易造成储层二次伤害等问题,该厂根据罗1区油藏地质特征,研发了一种具有很强的分散性、耐温、耐盐性的降压增注表活剂,具有较好的降压驱油应用潜力。通过岩心驱油试验,在不同浓度下油水界面张力、吸附性及抑制粘土膨胀性、润湿性分析,将注入浓度设计为0.2%-0.3%。在注入工艺设计上,针对聚合物微球调驱注入设备(集成撬装注入装置)具有体积小、注入方便、运行平稳等优点,该厂采用集成撬装设备进行在线注入。目前已在4个井组开展试验,对应油井21口,见效井11口,见效井日增油8.4吨,试验区自然递减由3.3%下降至-13.5%,动态采收率提高4.3%,驱油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地187-33井组对应油井地187-34井2019年实施宽带压裂,效果不明显,实施表活剂降压驱油试验后,该井组日增油达到3.4吨,我们作业区原油稳产离不开各项驱油工艺技术。”马家山作业区生产技术室主任说道。

  CO2驱油技术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前途的提高石油采收率之一,同时可实现对温室气体CO2的地下封存,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年黄3 区CO2驱3口注气井对应一、二线采油井27口;现在9口注气井对应一、二线采油井48口,采油速度由2.01%提高到2.14%。”采油工艺研究所所长说道,“CO2驱在提高低渗透储层的有效动用和单井产量方面效果明显,具有很大的潜力。在水驱基础上开展CO2驱油与埋存技术研究,对姬塬油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CO2驱油可以实现CO2埋存与提高采收率的双重效益,从经济、社会、环保等方面对国家制定CO2温室气体减排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我们正在推进试注站油气处理区建设工作,该项目原油集输区预计9月30日建成投运。试验站建成后,利用变压吸附和膜过滤两种主要工艺,可实现原油储罐大罐气回收、含CO2伴生气分离、CO2增压、脱水、液化、提纯等功能,预计捕集CO2气量为4900~7500Nm3/d。”该厂总工程师兼公司提高采收率试验项目组项目副经理说道。(陶丽丽 杨金峰)

责任编辑:徐彩侠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