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郑州万谷创新研发团队:让粮食烘干重器掌握在国人自己手中

发稿时间:2021-11-10 16:4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郑州11月10日电 “我们的目标,是让粮食烘干重器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保障粮食安全,我们底气十足!”说这话时,万谷“粮食烘干机”创新研发团队总工程师郭桂霞掷地有声,脸上满满的成就感。 

  

  大产量、高水分连续式粮食烘干机。王明玥 摄 

  国内首创节能环保型粮食灭菌生产线专利技术;目前国内最大的单机粮食烘干设备——大产量、高水分连续式粮食烘干机;从单兵作战到培育人才形成合力,发展至30余人的科研团队……23年来,位于郑州市上街区的万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开展粮食烘干机、糟渣类烘干生产线、粮食仓储工程等成套工程项目的技术研究,不断攻克粮食烘干行业难题,为保障粮食安全默默奉献。 

  粮食烘干该怎么做?以往有个笨办法——晾晒,不仅需要大面积的摊晒场地,而且受制于天气,局限性太高,时间成本也大大增加。而粮食烘干机不受天气影响,干燥均匀、品质高,通过循环烘干,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因此,对于大型烘干机的研制,一直是粮食烘干机研究的难题。 

  

  烘干机模型。王明玥 摄 

  “大型烘干机相比中小型而言,有很多的优势,但是研发难度相对而言也比较高。要考虑结构形式、水分、破碎率、热源的研发以及废弃排放量,这些难题都需要一一攻克。”郭桂霞说。 

  创新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科学没有平坦的大道,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的探索中,总是布满暗礁险滩。“在研发过程中,我们的技术人员都是顶酷暑冒严寒。在东北零下40度,还要爬到30、40米的地方进行检测。热的时候,需要测废气的温度,60、70度的高温,我们的科技人员脸都被晒得生疼。” 

  工作条件恶劣、资金短缺、技术上的困难,从研发到技术攻克,团队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然而,郑州万谷创新研发团队一直秉持着创新立业的精神,始终把坚持技术自主创新,将持续的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坚韧不拔地面对每一次困难,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郑州万谷创新研发团队讲述创新故事。王明玥 摄 

  “公司特别重视创新,每年都会把不低于6%的销售额用于我们科技研发,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先后与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建立了一种非常深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此外,我们打通内部培养路线,通过日常工作,手把手进行传帮带,培养本土的科技人才。”郭桂霞介绍说,“政府也大力支持,经常调研我们企业,询问困难,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在科技和人才方面都会给我们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和补贴。” 

  正是有了多方面的支持,目前,万谷创新团队形成了层次化开发结构,研发体系越来越完整,队伍越来越壮大。万谷的烘干机已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粮食品种,研究出了对应的大型粮食烘干系统,适应不同区域的能源结构使用。 

  唯敢创新者强,唯善用人者胜。据介绍,郑州万谷创新研发团队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实施智能粮食干燥仓储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自动控制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专家系统等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储粮设施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最大程度地降低储粮环节的粮食损失,最终实现无人控制的智能干燥烘干系统。(冯佳雯 王少春 王明玥)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