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赣州经开区:创新路面灌缝工艺 为道路“增龄”

发稿时间:2022-04-20 18:3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赣州4月20日电城市管理,细微之处更见功夫。近日,针对城区路段路面裂缝的情况,赣州经开区公服中心抢抓晴好天气,使用路面灌机,通过沥青灌缝工艺对市政道路进行“保养”,有效预防汛期期间雨水侵蚀,进一步提升道路精细化养护水平。

  据悉,赣州经开区在建工程体量大,重型工程车辆多,裂缝成为部分市政道路的主要病害之一。“汛期期间,若不未雨绸缪,大量雨水渗入路面基层后,将出现破损、沉陷、翻浆等问题,增加维修费用,影响道路行车安全。”该区公服中心市政管网科片区负责人郭俊说。

  工人使用路面灌机,通过沥青灌缝工艺对道路进行“保养”。谢欢 摄

  此前,该区公服中心曾采用过热沥青、乳化沥青、密封胶带等进行治理,但因施工工艺和材质影响,易出现灌缝不到位、缝宽粗细不匀、黏结性不强等问题,效果都不理想。今年,该区公服中心深入推进市政及配套设施管理养护提升行动,根据道路养护技术规范,按照“开槽准确、清缝彻底、灌缝饱满、路面整洁、线条美观”的原则,投入路面灌缝机,采用高分子聚合物灌缝技术,裂缝治理效果明显。

  施工现场,工人沿着道路板块间缝隙,利用开槽机开槽,待吹风机清除杂物后,再使用灌缝机将加热好的高分子聚合胶注入路面裂缝内,1个小时后道路便可恢复通行。

  “这种灌缝工艺渗透力好、黏结强度高,耐高温、抗冻,施工不受季节限制,且流动性能好,灌注深度大,加大了缝隙的黏合面。施工后,道路板块间可形成一个有效缓冲,有效防范道路病害。”据郭俊介绍,该灌缝工艺兼顾凝固时间短等特点,施工后可短时间开放交通,对交通畅通影响小。

  据悉,今年以来,赣州经开区公服中心采用这一工艺实施路面灌缝已达50余公里。下一步,该中心将加大设备投入,持续推进市政及配套设施管理养护提升行动,完成160余公里路面灌缝,全力保障汛期道路交通安全。(谢欢)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