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李健:行程两万里替烈士尽孝

发稿时间:2022-05-29 00:3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赣州5月29日电1979年,他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看着不少战友牺牲,他说,“假如自己能活着回去,一定要去看望他们的父母亲,替他们尽孝”;1987年,从部队转业时,他带着两年连队战友花名册,开始“做功课”;2017年,他怀揣女儿出嫁给的几万元“恩娘礼”,孤身一人,踏上寻访之路;至2021年,他辗转6省22县,将28位烈士的父母亲全部找到……他就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炮兵连战士李健。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一楼的老兵工作室,桌上放着李健与众多烈士亲属的合影。旁边,装裱好的书法作品写着:“越战功臣名李健,自带干粮去办公”“访问烈士父母亲,捐钱捐物付旅费”。这些合影是李健寻访烈士父母亲时拍摄的,诗是他战友写的。

  李健声音洪亮,身材魁梧,站姿笔直,一点也看不出已年近古稀。“找到了他们,我就放心了。”抚摸着合影,李健满脸欣慰。这是他孤身辗转粤、桂、贵、豫、湘、赣等6省22县,行程两万里,苦苦追寻的结果。

  1979年,李健入伍两年多后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短暂休整后,直接投入战斗。

  “有次在占据673高地时,大家集中在百余平方的掩体内,守住必经路口制高点,不料被敌人发现。”李健回忆道,“我们是小炮,对方是大炮,只有击中对方要害才能成功。”战友们迅速反应,精准测算,密切配合,命中目标,创造了小炮摧毁大炮的奇迹。他所在班因此荣立集体一等功,在中国战史上留下光辉一笔。

  打了26天仗,历经九死一生的李健活了下来,可连队的战友却永远留在了战场上。

  “一定要找到这些烈士的父母亲,替他们尽点孝!”1987年,从部队转业时,李健带着连队战友花名册,开始“做功课”。烈士村里有电话,他就打电话,没电话,他就写挂号信。他还加入赣州市青年志愿者爱心协会,能想的办法他都尝试。

  2015年正式退休,李健着手去寻找烈士父母亲,却因资金原因搁置下来。

  2017年9月13日,机会终于来了。这天,李健女儿结婚一个月不到,他怀揣女儿出嫁时给的几万元“恩娘礼”,带着早就精心规划好的寻访路线图,孤身一人,踏上寻访之路。

  第一站,他要去的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李健孤身一人到县城小旅馆住下后,恰巧旅馆老板听到李健询问烈士亲属地址,立即叫李健坐他的车去。在一个棚户区改造工地,他们终于问到了烈士亲人的联系方式。

  当时,刘银锋父母已经过世,李健见到的是他亲弟弟。刘银锋弟弟看到李健那刻,声音哽咽,鼻子一酸,两人抱头痛哭:“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还会有人千里迢迢来看望我们。”

  初战告捷,极大地增强了李健的信心。

  第二站,李健便转战贵州,去黔东南从江县寻找另一位烈士父母亲。在当地战友的帮助下,跋山涉水三天,终于在大山深处,见到了烈士亲人,祭拜了烈士故去的父母。

  “这次触动特别大!”说起这段经历,李健声音低沉,“九月份,当地气温已经很冷了,可烈士哥哥的孙子一个个都还光着脚。我马上掏钱,给他们买鞋子。”

  外地的寻访非常艰难,本地的找寻也不简单。

  在李健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寻找一位张姓烈士父母。“花了10多年,寻找赣州经开区湖边镇烈士张承荣父母,每次下乡都会去找,却无功而返。”李健说,2017年底,他与一位战友的爱人谈起寻找烈士父母亲的事,却意外得知,她就是烈士张承荣的表妹。

  “找到了他们,就要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李健拿出一叠叠报告,这些都是他为烈士父母亲争取优惠政策写的申请。

  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一位战友牺牲后,烈士陵园墓碑上连名字都没有。这位战友在坦克上中弹牺牲后,被移到一旁,可是被后来的坦克压碎了。

  李健心情很沉重:“我找到他原来的部队开证明,联系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部门,终于为他正名。”

  于都县黄麟乡一位烈士父亲88岁了,一家八口人还挤在县城两室一厅的出租屋里。李健帮他们申请协调,让一家人住进了三居室廉租房。

  崇义县聂都乡聂都村一烈士98岁老母亲的家,300米入户路不足1.5米宽,连骑摩托车都要小心。李健跑遍6个部门,帮她申请拓宽入户路。

  ……

  寻访的过程漫长而艰难,所幸,如今,李健将28位烈士的父母亲全部找到,并经常去看望他们,关心着他们的衣食住行。

  更让李健欣慰的是,他的热情,带动了越来越多战友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到关心慰问烈士亲属当中。(钟瑜 钟雅欢)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