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赣南苏区振兴十周年】江西安远:“高颜值”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稿时间:2022-06-29 20:1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赣州6月29日电(闵旭丽 记者 邓洪海)“清风拂绿柳,白水映桃花,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走进三百山景区,穿行在东风湖,湖水清澈,两岸青山滴翠,绿树掩映;行走于玻璃天桥,壮美开阔,俯瞰山海,领略无限自然风光。

  三百山景区内奔涌的山泉。闵旭丽 摄

  三百山景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地跨五个乡镇,总面积197平方公里,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8%,负氧离子含量瞬时高达10万/立方厘米,2020年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的称号,是康养胜地,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景区。这里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高等植物有271科1702种,珍稀植物有300余种;有野生动物1361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高等动物38种,是我国南方的重要生物基因库。

  “在整个三百山境内,现已统计出来的高等的木本植物有一千七百零二种,其中就有非常名贵的国家级保护物种金丝楠木、南方红豆杉、伯乐树等。伯乐树,被植物学家誉为植物中的‘龙凤’,是从冰河时期一直遗留到现在的一种非常古老的物种,这种树只有在三百山才有。”三百山景区游客服务部副部长卢俊表示,“这些立体的水景景观,加上森林里各种各样的动物、植被,组成了三百山的生物多样化体系,也使得它成为了我们南方地区的一个生态屏障区。”

  三百山景区特色项目“玻璃天桥”,全长330米。闵旭丽 摄

  “一定要保护好东江源头水”,在景区入口处伫立的一块护源石上镌刻着周恩来总理对东江源源头区域百姓的殷切叮嘱。“护源石高度是五点二三米,代表东江流域是五百二十三公里。整个护园石的形状像是一个手掌的形状,寓意着我们源头地区的百姓在用我们的双手,在守护我们这个源头,在保护我们这一座青山,呵护着这一盆清水。”景区导游将景区的绿色生态理念娓娓道来。

  正在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三百山,环保先行。据了解,三百山景区所有经营类项目,均统一使用可降解材料,所有商铺统一配备环保包装材料,景区内的清洁整理采用人工与电力发动工具相结合的方式,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的索道和观光车等。

  “有矿不采、有树不伐、有鱼不捕是我们安远人的共同坚守。”三百山源头文化馆讲解员陈淑梅称,而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安远人民共同的目标,也是一任又一任地方主政者传承着的发展理念。

  三百山景区入口伫立的“护源石”。闵旭丽 摄

  近年来,安远县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创新实施“三禁、三停、三转”的生态保护措施,即森林资源禁伐、河道水库禁渔、矿产河沙禁采、停批污染项目、关停污染企业、叫停污染行为,低产林转产、粗放式生产方式转变、资源消耗型企业转型;扎实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等生态保护制度落地。先后关闭对环境有破坏、有污染的企业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企业500余家,拒绝对环境有破坏、有污染或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投资项目超150亿元,价值2000亿元的探明矿产未开发,143.8万立方米活立木未砍伐,因各类资源限制开发县财政每年减少5亿元以上的收入。全县累计投入生态保护和治理资金超130亿元,新增造林面积25万亩,近3200名护林员保护着东江源区域的绿水青山。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