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江西赣州:以文兴业 新时代赣南文化蓄势腾飞

发稿时间:2022-10-17 14:0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赣州10月17日电(记者 邓洪海)赣南,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章江和贡江在此相遇,汇成赣江向北奔流而去,孕育了厚重的历史文化。

  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红土地上,传统文化与新兴业态碰撞出绚丽火花,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阳明文化交相辉映,异彩纷呈。

  党的十八大以来,沐浴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春风,赣州市以文化对接产业,浓墨重彩书写以文兴业大文章,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创新突破、蓬勃发展之势,成为老区振兴发展、蓄势腾飞的有力支撑。

  深化改革释放产业活力

  9月4日,赣州市融媒体中心、赣州市文化传媒集团揭牌成立。赣州市文化传媒集团将按照“商业化+市场化”理念模式,全面拓展文化传媒产业链条,以现代化传媒集团的健康发展反哺新闻事业的提档升级。市级媒体融合稳步推进成为赣州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赣州市抢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机遇,紧紧围绕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强市的目标,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快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一组组数据见证着赣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喜人成绩:2012年以来,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增幅连续多年超过25%。2017年至2021年连续五年获“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设区市”称号。2021年,全市规上文化产业企业共26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48家,净增数位居全省第二;实现营业收入38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增速高于全省8.7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发展释放出“洪荒之力”,得益于赣州市坚持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高起点谋划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近三年来,该市谋划制定文化体制改革任务20多项,编制了《赣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擘画美好新蓝图。

  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园区,由受益财政在上级奖励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20万元的配套奖励;对首次入选的省级、潜在、种子独角兽企业,由受益财政分别配套给予200万元、8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为助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赣州市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赣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财政、投融资、人才等各方面支持骨干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助企纾困,赣州市梳理制定赣州纾困政策41条、文旅招商优惠政策20条,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目前,该市已为115家旅行社退还文旅质保金2925万元,为14家新办旅行社办理暂缓缴纳质保金。

  项目带动壮大市场主体

  翻开赣州文化产业版图,项目建设的热潮滚滚而来:龙南市客家文化城项目开足马力赶进度,石城县闽粤通衢历史文化街区雏形已显,于都县雩都古城项目加快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赣州段22个重点项目全面启动……

  大项目引领大发展。近年来,赣州市依托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厚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土壤,通过项目整合招商,策划筛选了涵盖主题公园、旅游演艺、创意文化、温泉养生、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特色小镇等多种文化旅游业态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

  赣州市各地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狠抓落实的理念,紧盯本地特色文化品牌,将宣传工作融入当地党委政府招商引资大局,狠抓项目,助力招商,推动形成宣传招商的浓厚氛围。通过深圳文博会、江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旅游推介会等平台,集中展示赣州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成就和文化产业发展成果。2018年,赣州在深圳文博会现场签约赣州·中国文谷项目等10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总投资额768.6亿元。

  借力赣深高铁通车东风,赣州市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合作,开展“融湾”大行动,签约了一大批文化产业项目。南康区牵手深圳盐田港集团、中国世纪文旅集团打造南康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将依托南康千年木客文化底蕴和赣州国际陆港的开放优势,以“文化活化 影视演绎”为特色,打造集优秀文化传承、商贸文化休闲、影视文化演艺、健康养生度假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文旅康养目的地。

  紧紧扭住建设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目标,赣州市深入实施龙头引领工程,江南宋城、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大余丫山、龙南客家围屋等项目成为中心城区、红色片区、生态片区和客家片区的引领性项目,有力带动地方旅游经济提升。

  据介绍,今年赣州市持续推动72个续建、17个新开工的重大文旅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1139.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60多亿元,七鲤古镇、阳明心城、功夫动漫等项目正在有力推动建设。

  文旅融合擦亮赣州名片

  俯瞰祖国名山大川,领略瑰丽的自然风光,飞越三峡大坝、大兴机场、天眼等超级工程……今年国庆期间,市民王梅带着家人走进赣州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三刷《飞翔》项目,“飞阅”神州大地,饱览壮美山河。

  赣州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是全国首个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式旅游项目,成为赣州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先锋。华强方特集团通过创新文化业态,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旅游收入持续创新高。自2021年5月开园以来,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承接省内外红色培训人员55万人次,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这些年,赣州市围绕“一核三区”发展格局,实施“文化+”战略,促进文化与科技、互联网、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深度融合,实施骨干文化企业培育工程,催生了一批前景好、有特色、有内涵的新型文化业态项目。赣坊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选首批江西省文化产业园区,赣州立德电子有限公司、朝阳聚声泰(信丰)科技有限公司入选2020年度江西省文化企业20强提名企业。

  2012年以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出台实施,明确把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列入国家旅游发展战略。赣州市在促进文旅产业融合上下功夫,加强对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阳明文化的研究和发掘,持续打响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阳明圣地等文旅品牌,“初心路”“客家情”“阳明游”三条精品旅游线路逐渐成型。

  目前,全市已经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33家,实现县域全覆盖,大湾区后花园、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2021年,赣州接待红色旅游总人次比2020年增长56.4%,比2019年增长6.88%;红色旅游总收入比2020年增长70.4%,比2019年增长8.63%。

  以文铸魂,蓄势腾飞。面向未来,赣州将继续根植沃土,突出红色、宋城、客家、阳明等地域特色,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出承载赣州记忆、彰显赣州魅力的拳头文化产品,办好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等文化节会,打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

责任编辑:张毅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