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河南郸城:创新为翼 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飞”出新天地

发稿时间:2022-10-24 16:4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周口10月24日电 “我今年流转了100多亩土地种植玉米,产量不错,一亩地能收1200多斤。”10月24日,提及今年的收获,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城郊乡谷集行政村种粮大户杨家团笑意盈盈,“这么多的玉米,根本不愁销路,离这3公里多就是我们郸城县的金丹公司,我的玉米都是卖给他们。” 

  杨家团口中的金丹公司,是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郸城县本土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乳酸、丙交酯、聚乳酸等产品。 

  9月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凯为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揭牌,并为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万吨聚合级乳酸及配套工程、15万吨聚乳酸工程项目开工培土奠基。 

  “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新材料等重要产业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60%以上,30%以上产品出口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据金丹科技董事长张鹏介绍,公司全部工程投产后,将建成百亿产值规模的世界乳酸、聚乳酸生物新材料产业基地。 

  今年4月1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河南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填补了周口没有国家级平台的空白,也是河南唯一国家农高区,郸城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郸城县抓住创建第二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机遇,以科技创新赋能农业产业化发展,让粮食主产区步入发展快车道。 

  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内,摆满了消费者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食物。据工作人员介绍,食品工业中,乳酸是应用最广泛的生产原料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金丹科技公司的乳酸以及衍生品产销规模已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产品销往世界近100个国家和地区。 

  “我认为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无论从粮食的品种到后续的加工都要突出技术创新。”张鹏认为,作为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加工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 

  在周口现代农业研究院小麦研究所,最新培育的小麦品种正在报送国家审定,力争能够刷新国内小麦亩产新纪录。“我们周麦27在2014年取得了821.7公斤的亩产最高纪录,是当时全国亩产的最高的冠军。现在我们培育的周麦49号正在参加国家实验,它的丰产潜力有可能达到900公斤,也希望它能夺得新的一个中国的亩产小麦最高纪录。”周口现代农业研究院小麦研究所副所长王丽娜说。 

  如今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在郸城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核心区内,规模以上企业已达65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2021年实现产值近270亿元,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产值占比超过70%,近三年来申请专利549件,转化科技成果131项,荣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7项。科技已经成为郸城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强劲的引擎。 

  “农业发展必须得以科技为支撑,一是要招引高层次人才,二是要搭建好科技创新平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郸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福丽说。 

  “我们将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建设为引领,依靠科技创新,把农业大县变农业强县,奋力实现平原农区经济发展的几何裂变。”郸城县委书记李全林说。(李岩 谷峰 红涛)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