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西安市高陵区筹措2300余万元 推动实现就医用药平稳有序

发稿时间:2023-01-09 17:0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西安1月9日电  为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西安市高陵区聚焦“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的“四早要求”,科学落实“乙类乙管”,高效实施“一三五”工作法,加快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 

  据介绍,西安市高陵区委、区政府突出老、幼、孕等七类重点人群,突出农村地区、养老机构等重点部位,突出用药难、就医难等重点问题,印发《高陵区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实施方案》等“七位一体”工作方案,筹措资金2300余万元,推动实现“用药保障到位、就医平稳有序、诊疗及时有效、服务暖心贴心”,目前7个街道、86个村和32个社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组织、动员、协调、宣传、引导等责任要求。 

对重点药品和急需药品进行储备。西安市高陵区供图 

  按照“网格化人盯人,重点人不失管不漏管”的原则,西安市高陵区分类建立“红、黄、绿”标识的三类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台账,提供精准化服务,黄色、红色标识重点人群每周联系服务分别不少于2次和3次,对独居老人、重症病人等群体按需上门,确保第一时间掌握身体状况,第一时间协调解决突发问题。目前,红色标识管理11167人,黄色标识管理6104人。 

  针对提升重症患者救治能力,高陵区按照区级综合床位设置不少于本院实际开放床位总数的20%的要求,共有床位数1750张,需建设重症床位数350张,目前已完成建设61张,正在扩容建设综合床位289张,建成后基本满足辖区内重症患者救治。针对提升分级分类诊疗能力,高陵区进一步畅通双向转诊通道,群众可通过全区19家发热门诊和诊室24小时咨询就医,也可通过68家诊所、127家村卫生室就近就医,并根据病情上下转诊。 

  在狠抓资源储备能力提升方面,高陵区成立区级药品保供专班,坚持全区统一调度、分工负责、合力推进的药品保供原则,建立完善新冠病毒感染重点药品采购企业目录,按照服务人口总数15%~20%的标准,积极协调拓宽急需药品采购渠道,确保近期可用量始终保持2周以上,远期按照3个月加紧储备。截至1月7日,高陵区14家公立医疗机构和127家村卫生室现有储存解热镇痛类药品8359盒、止咳类13868盒、清热解毒类10933盒、新冠特效药155盒;218家药店全部正常经营。 

高陵区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西安市高陵区供图 

  高陵区不断提升疫苗接种能力,通过设立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接种专场、延长接种服务时间及发放“健康包”等措施,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提供便利。针对行动不便和活动能力受限的老年人,高陵区开展健康状况评估,提供上门接种服务。截至1月7日,高陵区60-79岁以上人群加强针接种率93.81%,80岁以上人群第一针、第二针、加强针接种率分别达到67.59%、82.28%、60.24%。 

  此外,高陵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独特优势,向全区群众免费分类发放预防、治疗中药汤剂,对特殊群体提供送药上门服务;全区68家诊所、127家村卫生室全部纳入新冠诊疗服务,吸附60%以上居民就近就医,最大程度减轻对上级医疗机构压力;组织各街道、社区(村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摸排辖区重点人群5301人,为其发放包括消毒防护用品、常备药品、用药指导和家庭医生联系方式温馨提示卡在内的抗疫健康包,并为困难群体兜底医疗救治保障。(薛闫风)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