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抚州东乡区:传承红色血脉 拓宽乡村“善治”道路

发稿时间:2023-05-04 22:0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抚州5月4日电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珀玕乡仙基村是上世纪30年代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游击区之一,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近年来,该村始终把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作为重头戏,以创评“红旗党支部”为抓手,围绕“党建+治理强村”扎实开展工作,在乡村善治的路上不断前行。

  除定期开展支部活动、组织理论学习之外,仙基村经常带领党员参观烈士纪念塔,组织党员聆听老革命家邵式平、方志敏、方志纯、祝荫隆等人的故事,追忆父辈和英烈当年跟随红军打土豪,斗恶霸的事迹。邀请专家做党史、革命史专题讲座,宣讲团、文艺队到各村组开展文艺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引导全村党员干部,自觉向革命先辈学习,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初心使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了化解矛盾纠纷,该村成立了3支党员先锋队,将21名无职党员拧成一股绳,进村入户排查矛盾纠纷,解决信访难题。

  仙基村大部分村小组都与鹰潭市余江区接壤,之前也有过因跨市联姻、水利灌溉、山林荒地纠纷等因素彼此发生矛盾。为消除隐患,该村党支部分别组织党员干部、在外乡贤和德高望重的能人成立理事会,通过村规族规,家风家教约束村民的不良行为,教育群众遵纪守法,自我防范。与余江区相关村委会建立横向联系,有矛盾纠纷共同参与调解,实现信息互通,半年开展一次边际联谊,并成立由13名无职党员和退役军人组成的联防队,在重要时间节点义务在全村巡逻。在主要路口安装监控设施,防范过境骚扰和侵害行为的发生,有力保障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安全,成为了平安、和谐、富裕、文明的“边界村”。

  为了解决村民出门难、办事难的困境,仙基村想方设法,积极筹措资金修建、拓宽了村委会周边的3条村级公路,硬化道路2450米,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难题。为了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该村党支部采取“党支部+村办企业+合作社+脱贫户”的模式,兴办了一家1500平方米的黄牛养殖基地。将废弃的“教室”变为“工作室”,引进面巾纸手工包装业务,让农村闲置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每年增收近12000元。(徐超 饶方其)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