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马治国:用敬业坚守描绘人生底色

发稿时间:2023-07-17 16:5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西安7月17日电 “只有一直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本领,才能为设备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持。”谈起自己的工作,马治国总是很谦逊。 

  “延安市共青团青年突击手”“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专业技术技能人员”“最美科技工作者”“设备管理标兵”……从踏上工作岗位至今,马治国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一路走来,他用敬业坚守的品质刻画出一幅工匠画卷。 

  深研勤学 实践中雕琢匠心 

  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马治国,对设备机械有着深厚的情感。初入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延安卷烟厂卷包车间,面对一台台精密复杂的机器,他渴望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这里“大展身手”。 

马治国认真查看设备。陈雯供图 

  “小马不错,刚到单位就一头扎在车间,对所有机器都研究上一遍,遇到不会的问题就抓着我们这些老师傅们问。”“工作间隙,总能看到他捧着设备传动原理的书本或者是备件册子。”勤奋好学、喜爱钻研的马治国给当时的师傅们留下深刻印象。 

  “书本上学到的都是理论知识,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应对车间设备的各种问题。老师傅们这么多年的经验,是难得的‘财富’。”马治国说。 

  在不断向师傅、书本和实践的学习研究中,他逐渐找到了与设备“交流”的诀窍,成长为大家公认的卷接设备管理和维修专家。凭着专注的学习劲头和不怕苦累的精神,马治国先后取得“工程师职称”“烟机设备修理工高级技师技能资格证书”“国家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高级考评员资格证书”,并探索出“3+4+3”预防维修模式,建立起零备件生命周期数据库,形成信息版故障案例库…… 

  “我这徒弟不仅理论扎实,悟性还高,是个研究设备的好苗子……”谈起马治国,带他的师傅张金荣总是满面骄傲地评价道。 

  精益求精 深耕中攻坚克难 

  扎根车间一线二十二载,马治国的“匠心”在时间的淬炼下坚定,也在不懈的追求中沉淀。作为设备机械技术员,他始终坚守“质量立命”的理念,探寻设备效率与产品质量的协调提升路径。 

  在公司新品试制初期,调试工作问题层出不穷,其中最难以解决的是水松纸夹沫问题。面对质量缺陷难题,马治国经常连着十几个小时“泡”在车间里,研究设备原理,组织现场改造试验,参与上机调试。经过反复实践,他和同事终于通过增加负压吸风以及横吹装置,将夹沫率从16%降到4%以下,顺利解决问题。 

  “虽然夹沫率降到了4%以下,但是大家还是觉得不满意,为提高产品质量,马工带着我们对靠拢鼓轮上方的除沫装置持续改进,反复测试并改进后,最终将夹沫率控制在1.25%之内。当时看到数据,大家都很兴奋,也是通过这件事情,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工匠精神是怎样的。”提起一起攻坚克难的过程,团队成员们都记忆犹新。 

  匠心传承 为行业培育更多接班人 

  “师傅不仅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教授学徒也认真负责,正是师傅手把手的教授,我才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掌握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修理工。”讲起师傅,张伟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车间技术“带头人”,马治国倾心倾力传艺,为工厂培养多名高技能人才和技术骨干。多年来,他坚持利用月末集中培训和轮保过程与其他维修工、操作工面对面培训指导技能知识,同他们分享和交流先进的技术经验。在他主持的课题、QC、小改小革中,广泛吸收年轻人参与,为他们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 

  除了手把手传授技术外,马治国把自己二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操作技能和技巧归纳总结,编制了《激光打孔设备维保培训手册》和《ZJ17卷接机组操作规程保养标准及维修案例》《ZJ118卷接机组操作工培训教材》等教材以及故障维修案例15篇……为单位里的年轻人快速成长为强企之路上的高技能、高质量人才贡献自己的智慧。 

  10余项难关攻克,30余项研究成果,4本教材和5篇学术论文,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数据忠实记录下这位一线卷接机械工22年时光的成长轨迹和精彩瞬间。(齐书慧)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