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传承历史文脉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文化产业加速发展

发稿时间:2023-07-25 15:2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西安7月25日电 近年来,西安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特色产业不断更新升级,新兴文旅地标镶嵌城中,共同助力秦汉新城在写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中行稳致远。 

  保护中传承 传承中创新

  当前,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基础配套以及馆内外工作正紧锣密鼓实施中,在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这个建筑设计师张锦秋主持设计的匠心之作便正式向公众开放。

  博物馆主体建筑群浓缩象天法地理念,采用平面为北斗七星作为建筑组合方式,以小体量建筑单体组合建筑群,各单体间以复道相连,高低错落,虚实结合,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和想象空间。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任雪莉表示

  据了解,大秦文明园容纳秦咸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秦文明广场三大板块。目前,园区内的秦文明广场已建成免费开放,年游客量可达300万人次。

  不仅如此,6月10日,秦汉新城帝陵文化长廊项目“大汉紫道”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会场上亮相。据悉,该项目将打造一条沉浸式品味历史文化、体验式感受自然之美、交互式带动美丽乡村的多元特色文旅廊道。

  秦汉新城帝陵文化长廊项目“大汉紫道”。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供图

  秦汉新城实施“文化+”战略,引进一批重大文旅项目落地发展,秦咸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汉紫道、冰雪运动中心等项目加紧建设,一个具有秦汉特色的历史人文集中展示区逐步成型。

  文旅同律动 合奏“交响曲”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依托秦汉国际马术中心等项目策划特色文旅活动、体育赛事,推出多条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绘就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据了解,秦汉国际马术中心是秦汉新城近年来建成的大型综合文旅项目,总占地面积1709亩,拥有国际一流的室内外比赛场馆。目前正围绕“体育+马术+文旅+全产业”,拓展高端体育运动项目,打造全国一流、西部最佳的特色体育小镇。

  秦汉国际马术中心。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供图

  在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陵塬黑陶许赵村传习基地,一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的“交响曲”正在奏响。每年,大学生、待业青年等群体便会到此跟随五陵塬黑陶技艺的第十代传承人刘纪荣学习,年过古稀刘纪荣已带徒3000余人

  刘纪荣展示黑陶作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供图

  在秦文明会客厅“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在张裕瑞那城堡酒庄当一天“酿酒师”,在秦汉战鼓传习基地敲响2000年前的威严战鼓,在葡小淘生态苑认领一棵拥有自己姓名的葡萄树……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积极探索兼顾文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创新之路,让历史遗存“动”起来,在文物保护利用、产业培育、文旅融合上实现新突破。

  “数”启向未来 融合新实践

  “机器同声传译可以达到怎样的水平?比人工好在哪里?”6月2日,秦汉新城入区企业中译语通科技(陕西)有限公司的展示台前,迎来了多位企业家及高校师生、市民代表。

  秦汉新城联合中译语通共同打造的陕西省“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曾为欧亚经济论坛、丝博会等大型活动提供多语种综合语言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还为“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和地区提供智能辅助决策。

  同时,秦汉新城依托秦汉历史科技、文创开发、影视动漫、文化商业等多种形式,建设历史文化数据资源库——秦汉文化资源云、推出系列文创盲盒、打造秦汉文化原创IP等内容,让文物文化资源通过数字“活”起来、用起来,形成“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娱乐”等多元文化产业形态,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邓俊新

责任编辑:姜文山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