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河南安阳:用“一锤一钎”锻造的红旗渠精神为青少年“强筋壮骨”

发稿时间:2023-10-25 14:2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安阳10月25日电 金秋十月,太行山苍翠起涛声,红旗渠奔涌抒豪情。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以10年之功在巍巍太行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人工天河”。历史长河波澜壮阔,如今,安阳市坚持用“一锤一钎”锻造的红旗渠精神为青少年“强筋壮骨”。太行山下、洹河之滨的青少年一代接过红旗渠精神的“接力棒”,让勇毅前行的精神之火生生不息、照鉴未来…… 

青少年走进红旗渠,感悟红旗渠精神永在。资料图 

  播撒“红色种子”——以“行”育人,用好研学“主战场” 

  太行山石巍然屹立,红旗渠水长流不息。太行山下、青年洞旁,星星火炬在队旗上闪光,鲜艳的红领巾在胸前飘扬。来自安阳市各中小学的孩子们在青年洞刻着“山碑”的石壁前驻足,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望着奔涌的渠水,聆听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回响。 

  “红旗渠修建的原因是什么?在修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今天,我们一起回首那段峥嵘岁月……”随着老师的讲解,听着耳畔渠水奔涌之声,望着悬崖上表演凌空除险的“突击队员”,孩子们脸上的稚嫩渐退,心潮激荡。 

  这是安阳市中小学开展红旗渠研学课程的教学场景。一年来,安阳市各中小学将课堂搬到了红旗渠畔,搬到了青年洞、红旗渠纪念馆……在这里,安阳市中小学生走一次红旗渠渠岸,打一次太行钎,抬一次太行石,推一次民工车,看一次凌空除险……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截至目前,安阳市已有40余万名中小学生参加红旗渠研学实践活动。 

  萌发“红色新芽”——以“课”固本,浸润校园“主阵地” 

  “说起红旗渠,不得不说红旗渠首张蓝图设计师,他是红旗渠这一奇迹的奠基人,是组成红旗渠的一块山石,是红旗渠里流淌的一捧水,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在安阳市三官庙小学红旗渠精神主题思政课上,学生手捧《红旗渠精神我传承》校本课程读本,认真听老师讲解。随着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历史影像、一件件挖渠工具的出现,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修建红旗渠的峥嵘岁月。像这样依托校本课程的主题思政课正在安阳市各中小学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百年辉煌的‘密码’,我们始终把红旗渠精神作为思政课重要资源,创新设计活动育人方式。”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秦晓玲说,“通过重走红旗渠、走访修渠人,我们自主研发了校本课程《走近红旗渠》《红领巾小小解说员》,通过思政课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脉。” 

  讲红旗渠精神,不仅要依托校本课程娓娓道来,更要依托校园阵地润物无声。 

  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的“红色大道”专区、“红色学习馆”,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清如许”红旗渠精神主题文化走廊、红领巾心向党文化长廊,林州市西街学校的“红旗渠精神体验区”……安阳市各中小学充分利用校园载体,多维度阐释红旗渠精神,将红旗渠元素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 

  据悉,为让红旗渠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一年来,安阳市积极组织市、县两级教育部门,研发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4个学段的40余种校本课程;在安阳市中小学开展创建“弘扬红旗渠精神”特色示范校活动,组织安阳市1250余名教育系统党员干部面向中小学生讲授红旗渠精神主题思政课;通过打造校园文化,指导安阳市各中小学充分利用教室、走廊、文化墙等载体,用红旗渠精神浸润青少年,为青少年“强筋壮骨”,让红旗渠精神在校园深深扎根。 

  “精神大树”枝繁叶茂——以“正”培根,拓宽育人“主渠道”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摒弃骄娇二气,就要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 

  “挖红薯时,要注意不要破坏到红薯的根部……”在高新区银杏南校的劳动实践基地,老师正在为学生示范并讲解需要注意的事项。“我们通过打造少先队劳动实践基地和大自然农场,把课堂外延到劳动实践中,让孩子们在劳动中领悟红旗渠精神,摒弃骄娇二气。”高新区银杏南校副校长张爱青说。 

  在北花村劳动实践基地,安阳市第六中学学生除草、摘菜,忙得不亦乐乎。“我们通过劳动实践,让孩子们不仅将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更外化于行。”安阳市第六中学校长张保东说。 

  今年年初以来,安阳市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和安阳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周活动,将劳动教育与少先队活动课融合,打造示范性少先队劳动实践基地3个,覆盖两万余名少先队员,让广大青少年在火热的实践中践行红旗渠精神,摒弃骄娇二气。 

  安阳市青少年不仅在火热的劳动实践中摒弃骄娇二气,而且在一次次社团活动中磨砺自我,感悟思想伟力。 

  “我盼着这渠早点修好,急着用水呢!”在林州市世纪学校,话剧《红旗渠》一经上演,迅速“出圈”。 

  一张木板、一支“火笔”,随着“火笔”在木板上留下一处处烙印,一幅再现修渠场景的画面在木板上显现。林州市西街学校孩子们的每一次实践都是感悟红旗渠精神的过程。 

  红旗渠水长流,红旗渠精神永存。为让红旗渠精神在校园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一年来,安阳市各中小学校充分发挥社团作用,编排少年版话剧《红旗渠》、戏剧《觉醒年代》、舞蹈《山魂》等。安阳市还在安阳市中小学组织开展“红旗渠故事我来讲”短视频大赛、“我是红旗渠精神传承人”中小学社团活动等10个系列活动,举办“万人夜读·红旗渠故事会”,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摒弃骄娇二气,让孩子们心中的“精神大树”茁壮成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新时代新征程,安阳市青少年将牢记嘱托,在青春赛道上接续奋斗,书写最美的青春答卷。(王浩)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