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守护奔涌的青春力量 西工大这支团队为黄河装上防汛“智慧大脑”

发稿时间:2023-11-22 15:2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西安1122日电 只有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洪水进行更早、更精准的预报预警,才能减轻甚至避免灾害。2019年2月曾在黄河防汛一线奋战过的刘启兴在参加西北工业大学张艳宁教授有关人工智能与数字黄河的主题讲座时意识到了这一点。

  西北工业大学“黄河天下”团队多年来持续探索水文与人工智能学科交叉融合在一步步的科研攻关中,他们建立起了黄河流域水文大数据成功构建了洪水智能预报算法体系 

刘启兴夜晚巡护堤坝。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为了探求守护黄河的新技术刘启兴回到校园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一名基层青年员工成为西北工业大学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一名博士生。 

  在西北工业大学,刘启兴与深耕于人工智能领域张秀伟尹翰林组建起了“黄河天下”团队历时两年团队在与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起了国内唯一的黄河流域水文大数据。 

团队成员整理、汇编水文数据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水文大数据为基石,团队开始攻克洪水预测算法模型难题。2021年探索了模型他们提出了基于因果耦合的单站点智能预测模型成功实现对流域关键水文站洪水的预测,与现有模型相比,预见期提前57天。 

  小浪底水库是黄河流域重要防洪工程节点“黄河天下”团队成果自2021年以来应用小浪底水库上下游多个重要水文站为小浪底水库调度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显著提升了小浪底水库上下游洪水预报水平 

团队成员深夜研讨算法模型。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为了提高对水系复杂流域预测精度“黄河天下”团队深入挖掘不同水系的共性与个性分析了330万种属性关系组合,2022提出了站点群智能预测模型,实现了复杂水系稳定高效的洪水预报。 

  此外,针对偏远区域,水文资料严重不足新建水文站“黄河天下”团队围绕-天-地-河大数据信息逐步深挖,在2023年成功构建了无资料区域序列到序列智能预测模型,与现有模型相比预测精度提升超过25%,实现了该领域的巨大突破。 

  每天都可以朝心里的目标一点点靠近,这样的工作激情给了团队很大的支撑”回忆起曾经的科研路上的时光刘启兴表示,科研工作的过程充满虽然艰辛,但他们却感到充实而饱满(张浩江)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