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人员对轨道电路接收模块进行检查。王极 摄
中国青年网讯(见习记者 白珂嘉 通讯员 王极 刘海燕)1月30日凌晨2时25分,在湖南长沙动车运用所里,“00后”职工江雨露在师父龚煜华的带领下,在车库内来回穿梭,为入库的高铁动车组车载设备进行检修和测试。
2002年出生的江雨露,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长沙电务段列控车载车间刚入职不满半年的职工。所在工区主要负责对高铁的列车超速防护系统(俗称ATP)与列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俗称CIR)进行全方位检测,确保高铁动车组“耳聪目明”,第二天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护送更多返乡旅客与家人团圆。
高铁ATP和CIR设备对保障高铁运输安全非常重要,是确保高铁动车组运行速度不超过目标速度的安全控制系统,属于安全运行的核心设备。这两种设备就好比高铁的“千里眼”与“顺风耳”,确保高铁动车组实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效果。一旦列车自动保护系统出现故障,将出现高铁无法正常运行,甚至造成高铁大面积晚点。
作业人员对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进行功能测试。王极 摄
江雨露作为见习生,第一次参加春运工作,她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师父龚煜华,对高铁车载设备进行试验,检查机柜内设备显示灯是否正常,以及对高铁动车组车底的速度传感器、应答器、轨道信息接收天线线圈进行防松脱检查等。
“小江很勤奋、很好学,很多知识点一点就通。”龚煜华笑着说,每次验证她的作业内容,不仅标准化作业到位,且作业质量都比较高,既有严师出高徒的成就感,也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危机感啊!
春运期间,高铁动车组开行密度增加,且大多都是重联动车组,工作量是平时的两倍。白天,在外奔驰了一天的高铁动车组,在夜间便陆续回到库内休整和体检。
作业人员对列控车载设备进行功能性测试。王极 摄
“我们工区每天检修高铁动车组数量高达45组,每组动车须在规定的40分钟内完成,经常需要连走带跑,时而走进高铁驾驶室,时而穿过整节车厢,时而钻入高铁车底……”龚煜华说,检修设备时间从晚上八点持续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在寒冬腊月的星城长沙,经常忙出一身汗。
除了对报修的故障进行排除外,列控车载车间作业人员每天还要对ATP和CIR设备进行一级修作业。该车间党支部书记柯育介绍,一级修作业,主要是进行功能性测试,并对设备状态进行检查,还包括设备的温度及灯显,看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根据检查情况对车载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保障高铁动车组安全运输。
作业人员检查轨道电路接收线圈。王极 摄
当天凌晨0时10分,长沙动车运用所检4道2315车01端ATP启机超时,正在作业的龚煜华带领江雨露迅速赶到,上车并第一时间下载数据进行应急处置。
经过认真分析,江雨露发现是安全输入输出模块故障,她随即拿来备品进行更换和试验。不到15分钟,设备恢复正常使用。
“这样的应急处置机会不多,但每一次对自己来说都是一次‘考试’。”江雨露说,作为铁路新兵,现阶段缺乏的就是实践,只有在实践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为“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作业人员检查列控车载设备机柜。王极 摄
按照规定,江雨露本可以不用参加夜间作业,但考虑到春运期间工区任务繁重,她主动申请参加,协助师父检修了一组又一组的高铁动车组……
“能够看到自己检修的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护送万千的旅客平安出行,我内心就感到无比的自豪!”江雨露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