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跨越1400公里的对话 江西会昌中学生向重大学生“取经解惑”

发稿时间:2024-05-03 19:0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书信,作为一种传统的沟通方式,笔墨达意,纸短情长。对于有着困惑的青少年而言,很难面对面向素不相识的人吐露心声,但以书信为载体,不仅可以畅所欲言寻求帮助,更能感受到书信中所蕴含的情感。

  “我将来应该做什么?”“我感觉成绩总是无法提升上去?”“高考后我应该去读什么样的专业?”……今年3月,共青团会昌县委主动联合重庆大学团委开展“信语心言,渝赣情缘”书信交流活动,希望通过大学生与中学生书信对话的方式,用“过来人”的经验为青春期青少年答疑解惑,及时解决一些心理方面困惑,科学培养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把困惑写在信里

  活动开展后,会昌中学、会昌三中、筠门岭初中的学子们热情高涨,踊跃报名参加书信交流活动。领取信封、写信、密封,短短一天时间里就递交了书信800余封。

说明: .4

  会昌学子将写好的书信塞进信封。刘兆春 摄

  对于中学生而言,当前最大心愿就是考上心仪的大学。会昌中学学生胡佳欣从初中开始就对大学充满了期待,她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武汉大学。但进入高中学习生涯后,她总感觉有一些力不从心,数学和英语的成绩一直无法实现突破,明明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成绩总是止步不前。所以她在书信中向重庆大学的学长学姐求助:“能否分享一些数学的学习方法,让我可以更有信心冲刺我的梦想。”

  “马上就要选科了,网上都说理科毕业好就业,薪资待遇也更高,而我个人更加喜欢文科,因为感觉文科能够让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更加感性,请学长学姐给我一些建议。”会昌县第三中学学生张冰冰出生于农村,在面对选科这个问题时,她有些困惑,身边除了老师和同学的建议,总感觉还缺少一些“过来人”的经验。

  还有些学生向重庆大学学长学姐介绍了风景独好的会昌,并把会昌豆干、酸枣糕、泡鸭爪等特产放在了信封里……会昌学子们将心中的困惑全部写在了信里,满心期待着来自重庆大学的回信。

  1400公里的暖心回信

  2000余封信到达重庆大学后,重大团委老师和学子立即将学弟学妹的期待搬回了教室。为确保回复的质量,重庆大学将会昌学子们的信件进行了分类,并根据信的情况,分派给了各学院共2000余名学生进行答复。

说明: .5

  重大学生认真写回信。重庆大学供图

  重庆大学大二学生郑明宁是本次书信活动的第一批学生,他针对会昌中学学生郑媛提出的困惑进行了回答:“学妹好,很高兴能和你跨越1400公里进行对话,针对你在来信中提到感觉高中课程难,无法跟上老师节奏的问题,我建议……” 

  “看到你介绍独好会昌的美景,我迫不及待想去一睹独好会昌的风采。在此,我也和你介绍一下重庆的美景吧……最后想说的是,会昌啃老鸭的味道真的超赞。”重庆大学学生张亮在回信中写到。

  “快看,这个学弟说自己家庭比较困难,和同学相处时感觉很自卑!”“那我们应该怎么疏导他?”“要不请心理专业的研究生指导一下吧!”重庆大学学生发现一名会昌学子在信中反映由于自己家庭比较困难,总感觉和身边同学有差距,导致自己的朋友很少。为有效解决这名学生的困惑,重庆大学学生立即请教了心理专业的研究生进行指导,并对该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心理疏导。

  整理、分类、派发、写信、收集、分类,经过2000余名重庆大学学子的不懈努力,2000余封充满着希望与祝福的回信送往了远方。

  拆开久违的期待

  在经过半个月的耐心等待后,来自重庆大学学长学姐们的回信终于送到了会昌中学,在信件搬进教室那一刻,所有学生便立刻围了上来,双眼紧盯着那沉甸甸的信箱,眼神里流露着真挚渴望。

说明: .6

  会昌学子收到回信。孙权民 摄

  会昌中学高二(3)班的学生们迫不及待拆开了信封,仔细读着重庆大学学长学姐的嘱托,还有一些学生收到了纪念礼品,他们如获珍宝,一直捧在手中,不舍得放下。

  会昌县第三中学学生胡榕一遍又一遍读着重庆大学学姐的来信。物理一直都是胡榕的短板,而回信的学姐正是重庆大学物理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她从专业的角度,针对胡榕学习方面存在的困惑进行了详细解答,这让胡榕开心不已。

  “听取了学姐的建议,我主动和闹矛盾的朋友进行了沟通,化解了误会,我们现在重归于好了。”近期,会昌县第三中学学生李虹因为一些小事,和身边的朋友产生了一些小矛盾。重庆大学学姐建议李虹不要在意细小的事情,主动和朋友沟通,把两人之间的误会化解。

  不仅如此,这场跨越1400公里的对话,终于迎来了一次“奔赴”——重庆大学川剧团受共青团会昌县委邀请,前往会昌进行戏剧交流。而到达会昌的第一时间,川剧团学子们就给筠门岭镇初级中学合唱团学生上了课,为大家传授专业戏剧知识,并亲手发放信封。之后,川剧团学子还来到会昌中学,为学生们解答生活学习方面的困惑,其中部分艺体特长生更是得到了专业指导。

  据悉,此次活动是共青团会昌县委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一次积极探索,旨在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时化解一些隐藏的风险隐患,营造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接下来,共青团会昌县委将积极对接更多高校,充分发挥青学联作用,逐渐扩大书信活动覆盖面,为更多的青少年指点迷津。(刘兆春 孙权民)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