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承手艺,玩创意

发稿时间:2024-08-30 17:2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 “不贴年画不成年”是人们口中常说的民间俗语。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宝鸡市凤翔区木版年画,以其色彩对比强烈,造型饱满夸张的艺术特色闻名于世。8月28日,“品周秦文化 瞰魅力宝鸡”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凤翔区田家庄镇南小里村的邰家,听凤翔木版年画传承人邰伟伟讲述他与木版年画的故事。 

  邰伟伟带领采访团体验凤翔木版年画的润墨过程。主办方供图 

  据《凤翔县志》记载,在凤翔南小里村,邰氏家族中曾有多达八户人家从事木版年画的制作。这种家庭作坊式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邰伟伟出生于版画世家,他的父亲邰江平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手艺人,曾多次参加省内外年画大展,然而2011年,邰江平患病无法继续制作年画,在深圳月入上万元的邰伟伟,毅然返乡,继承祖业,成为凤翔木版年画的第十六代传承人。“不忍心看这么好的传统手工艺消失。”邰伟伟说道。 

  润墨,铺纸,压纸,一幅粗犷、豪放而又鲜活灵动的财神年画就跃然纸上。邰伟伟介绍道,虽然“年画”这个名字让人容易误以为年画只有过年时才贴,但实际上,木版年画在各类重大节庆日中都有其广泛应用。人们往往在财神节贴财神;乞巧节贴牛郎织女;中秋节贴嫦娥奔月……贴具有节日风俗特点的年画,不仅装点着节日氛围,还使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意义得以传承下去。 

  邰伟伟正在制作凤翔木版年画。主办方供图 

  与此同时,邰伟伟深知,传统技艺的传承不能只依靠个人。因此,他创办了传习所,旨在扩大凤翔木版年画的传播,让这项技艺得到更好地传承。自传习所成立以来,每年都有大量学生前来学习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为这项古老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不仅如此,面对当代社会中,人们生活方式、装修方式以及美术审美的改变,如何让凤翔木版年画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邰伟伟思考的重点。他认为,在凤翔木版年画中融入现代元素,可以让这项传统艺术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因此,他不断尝试将木版年画与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品结合起来,比如柜子、毛巾、抱枕等。 

  何尊木版。主办方供图 

  活动当天,邰伟伟展示了自己已经刻好的“何尊”,刻工精细、线条流畅,刻板上方的“中国”二字,让整个版画细节满满。邰伟伟的大女儿与小儿子也趴在桌边看着父亲手中的木版。木版年画的非遗传承与发展中,“守艺”与传承的故事仍在继续。(王梦瑶)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