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长庆油田采油四厂:创新技术解难题 保障石油产量稳步提升

发稿时间:2024-10-18 17:2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 “从前的采油四厂存在资源禀赋差、开发效益低、稳产基础弱的先天缺陷,曾陷入原油产量跌破百万吨的困境。”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四厂负责人说道:“尤其是油藏进入高含水阶段后,绥靖油田综合含水、开发难度常被业内戏称是‘从磨刀石挤油滴,从水里面捞油花’。”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群的“红工衣”选择用实际行动来回答。他们穿梭于梁峁上的井场间,努力解决油井见水问题。经过前期智能找堵水实验,单井日增油量已达4吨。但若想真正缓解资源禀赋差带来的压力,就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挖掘老油田增产潜力上来。 

长庆油田采油四厂鸟瞰图。采油四厂供图 

  地质研究所油田管理室主任刘永川说:“自2022年以来,我厂老油田年增油效果较好,占到每年产量递减的11%以上。”据了解,采油四厂深入挖掘储层开发规律,探索形成以“拓展老区资源、精细加密挖潜”为重要抓手的实施方案,着力解决“储量资源有效动用与科技供给能力不匹配”的重要矛盾。 

  通过量化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采油四厂分析当前区域油藏开发现状,研究制定精细加密挖潜举措,对4个老区进行分阶段推进、分思路挖潜。同时,针对个别老区块地质储量大,但采出程度很低的现状,重点挖掘老区块的增产潜力。经过9个月的探索研究,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长庆油田采油四厂鸟瞰图。采油四厂供图 

  面对长期存在的质效提升与经营效能不相适应的矛盾,实现效益开发成为采油四厂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为奠定高含水油藏效益开发基础,采油四厂严格落实重新评价油藏、重调油藏流场、重选技术类型“三重”举措。据技术人员介绍,采油四厂通过油藏精细描述和生产动态监测两种“体检手段”,将单砂体连通模型分析与定量化沉积微相结合,实现油藏目标精准评价,找到阻碍油藏高效开发的“病根”。 

  “仅开展局部区域低效油井实验,每天就能够恢复油量达到3吨以上。”,采油四厂利用重调油藏流场这一技术举措解决了水驱矛盾突出问题,通过改变油藏渗流特征,打出涵盖调剖调驱、注采调整、分层注水的“组合拳”,优化水驱方向,提升水驱效率。 

  与此同时,针对高含水率、低采出率等开发“顽疾”,采油四厂进行三次采油技术实验,因地制宜开展“深部调驱+多级暂堵压裂”以及烃类气体微泡驱等试验。技术人员表示:“这次试验在重点油藏北部2个井组开展效果明显,预计提升井组采收率达5%以上。” 

长庆油田采油四厂鸟瞰图。采油四厂供图 

  油藏高含水难题,动摇着油田稳产的基础。采油四厂把油田注水、地面优化、井筒治理三大工程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精细注水、场站优化、混烃提产、套破治理等重点工作,稳步夯实油田开发基础。 

  按照“管生产必须管油藏、管油藏必须抓注水”的稳产思路指导,采油四厂把精细注水“四条原则”作为破解水驱矛盾的“金钥匙”,有计划地实施注水消欠、水质提升、分注测调等3大类13项工作,为油田持续稳产集聚“水驱动力”。除此以外,采油四厂全面推进“关停并转减”、常控温集输、伴生气利用等措施,为油田开发效益打牢基础。采油工艺研究所隋晓东围绕常控温集输介绍说:“实施这项工艺以来,全厂累计减少天然气用量316万立方米。若以每立方米3元市场价格计算,相当于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近1000万元。”(赵奇 刘永川)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