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江苏泰州:吸引一群人,“点燃”一座城

发稿时间:2025-03-06 14:5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杨逸凡 通讯员 单友健 钱兰 马青松)城市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是经济活力的象征。《2024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显示,江苏省泰州市位列第39名,相较于2021年上升7位,这也是该市第四年进入50强行列。

  如何在“抢人大战”出圈?

  对于青年人才的重视,泰州早早写在了城市发展整体规划里。

  时间拨回到2020年,泰州市首次把“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走出去”到“请进来”,再到“引进来”“留下来”。

  2022年9月,泰州获批江苏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聚焦“城市更友好、青年更有为、人才更出彩”,该市加快推动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出台“113”青年人才政策体系,实施6大专项行动,20项重点举措,构建“泰有引力”青年人才生态。

 

泰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长三角地区城市对人才的竞争尤为激烈。怎样让更多人看见泰州、记住泰州?走出去是第一步。

  高校是人才主阵地。聚焦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精密制造、光伏锂电、教育卫生等领域,泰州市领导和各市(区)党政“一把手”带队,先后走进香港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等近百所高校开展“泰州日”活动,用一天时间讲好泰州故事,表达泰州诚意,展示泰州形象。据统计,2024年泰州市举办114场“泰州日”活动,达成就业意向9809人,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311个。

  截至目前,泰州市人才资源总量近100万人,近三年每年集聚青年人才超3万人、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约2800人。

  以“人才出彩”赢得“城市精彩”

  在位于姜堰高新区的江苏晟源机电有限公司,由沈阳工业大学博士黄翀阳带领团队研发的可控硅配电盘进入测试阶段。项目孵化加速离不开高层次人才引进梧桐专项资助,“来自政府的支持,坚定了我们后期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的信心。”黄翀阳很是感谢。

  传统配电盘体形笨重且能耗大,黄翀阳团队研发的可控硅配电盘,大小相当于台式电脑主机,控制级别却达到毫米级以下,能耗下降一半,实现了智能数字化机床快速响应、高精度控制。“产品预计年底就能上市,将填补市场空白。”

  适宜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是留住青年的基本要素。泰州市以两年为一个周期进行集成创新,先后推出“人才强企10条”“人才生态36条”“科技人才80条”“人才新政6条”“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在泰高校学生留泰十项服务举措”等人才政策,让广大青年人才轻装上阵、逐梦未来。

  此外,泰州市还以“就业促进行动”“‘双创’托举行动”为统揽,实施“双创计划”、“311工程”以及“一行业领域一人才培养工程”,开展“科技人才活动周”“蜂鸟青年创客赛”等活动,人才链和产业链加速融合。2024年该市集聚40周岁以下大专以上青年人才4.2万人,同比增长7.7%。

  “政策找人”解决人才“痛点”

  “我们为就业、创业青年提供最长14天的免费住宿,每个站点配备水电、淋浴、储物、网络等基础设施,拎包即可入住。”团市委副书记孙珏介绍,全市建成30家青年人才驿站,筹集3.3万套(间),完善面向专科生到博士生的租房补贴、购房券政策,加速实现“短期免费住、长期低成本,租房有补贴、安家无负担”。

  不只关注青年本身,泰州同样关注他们的子女、父母、配偶等家庭成员发展,努力构建满足全龄需求的青年发展型服务体系。

  “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医疗健康等‘小事’,却是事关企业引才的大事。”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周骏表示,公司去年入职的博士夫妻落户戴南后,为孩子上学犯了难,每天往返兴化城区的距离远超姜堰城区,“建议打通市、区政策通道,让高层次人才就近送孩子入学。”

  对此,泰州市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瞄准青年人才“痛点”,持续优化升级“凤城英才卡”,完善“政策找人”机制,用心解决好“落脚地、另一半、下一代”等问题。

 

泰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除了家庭生活、物质保障,“诗与远方”的精神追求同样重要。95后热衷社交、关注精神生活,泰州也一改低调内敛的城市形象,充分挖掘“趣玩”元素。每周一场“青缘汇”、每周一期“泰有引力周末嘉年华”、每季一期青年夜校,为青年人才定制联谊活动、提供充电机会,吸引超万人次参加。

  寻常巷陌、市井生活,城市的细枝末节正成为“俘获人心”的优势所在。一群新鲜社会人的在泰体验,带来大波流量,并转化为真正的“留”量。2024年,仅仅从北京来泰的青年人才同比增长17%,全市集聚青年人才3.9万人,首次实现净流入。

责任编辑:白珂嘉
热门排行
热 图